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多元化关系的实证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c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股权结构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及效率的研究,国外学者的研究视角主要有两个:一是基于企业绩效,二是基于企业决策行为。近年,我国学者以中国上市公司样本,也对这一问题展开大量富有成效的研究,但研究成果主要是基于企业绩效视角的,基于企业决策视角的研究成果还很鲜见。另一方面,企业多元化也是一个在理论界颇具争议的话题。至今为止,国际上的研究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集中在多元化到底是损害了还是创造了企业价值这个问题上,即检验是否存在所谓的多元化折价(DiversificationDiscount);第二个阶段是在理论界基本承认确实存在多元化折价的基础上探讨多元化动因。目前,国内对多元化的研究大都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则主要集中在多元化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上,而从多元化决策行为的深层次影响因素——股权结构的角度进行实证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基于企业决策视角,把股权结构与多元化决策行为结合起来,以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检验多元化的代理理论观点,探讨股权结构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及效率,以丰富中国上市公司治理问题研究的学术文献,同时也能为国家相关部门的决策与监管提供有价值的经验证据支持。全文共分五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阐述了研究背景并提出研究选题。第二章: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第一部分梳理了股权集中度、内部人持股、不同股权持有者身份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第二部分全面扫瞄了多元化动机的经济解释,为检验这些理论对我国特殊制度背景下多元化现象的解释效力做出铺垫。第三部分回顾了企业多元化折价及代理理论对多元化折价解释的相关文献。第三章:我国上市公司多元化的现状和制度背景。在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多元化现状及特殊背景的基础上,分析这些背景如何影响动因理论对我国投资多元化的解释效力,最后得出结论:代理理论动因对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多元化投资现象有着普遍的解释效力。第四章:股权结构与多元化关系的实证研究。以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多元化的代理理论观点进行检验,即系统地调查中国上市公司复杂的股权结构与企业多元化水平的关系。第五章:研究结论和研究局限性。通过实证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股权集中度,包括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多元化水平显著负相关;国有股比例与企业多元化水平负相关,但并不显著;法人股比例与企业多元化水平基本无关;流通A股比例与企业多元化水平显著正相关。
其他文献
针对Web访问中的安全问题,提出一种阻止跨站脚本攻击和跨站式请求伪造的同源信用引用(SOCA)协议,以Web站点的信用度为指标,防止从跨域名网站引入恶意资源,从而加强外部引用资源的交
现今,全国各地的新课标改革提倡让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复习,发现问题,课堂上自主解决课前复习时遇到的问题。以往的学习方法都是老师引导着学生,在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再由学生
近年来认股权证成为活跃的交易品种,高风险高收益特性和T+0的交易机制吸引了大批投资者。相信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股票期权、股指期货等衍生产品将适时推出,对认股权证的
自1997年11月颁布《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以来,我国基金业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发展,已经成长为证券市场上最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之一。证券投资基金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规模
学习压力的成因存在个体化差异。作为班主任,只有为每个学生精准'把脉',才能找到缓解其学习压力的良方。用温暖的书信融化'家庭压力'的坚冰,以柔性的评价缓
人们在与别人的交际过程中,有时候会因为没有注意到语用模糊而造成冷场、不和谐,使得交际失败。作为语用模糊的其中一种情况,模糊限制语的正确使用有助于人们实现自然而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