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法经营罪的认定是将非法经营行为与一般违规经营行为予以区分,是司法实践中的重要议题。探讨和分析非法经营罪的疑难问题,能进一步有效地理解刑法预防与惩罚犯罪的双控机能,关注刑法对社会生活的介入程度,发挥刑法对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的积极规范作用。非法经营罪疑难问题研究,是以具体案例为基础,以审判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为导向,对非法经营行为涉及到的案件进行定性分析,围绕司法实践中遇到的“国家规定”、“情节严重”、“其他经营行为”三个最为重要的疑难问题,明确界限,深入探讨,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使非法经营罪在立法和司法层面均能更好的遵循罪刑法定原则。本文结构如下:非法经营罪中“违反国家规定”,在《刑法》第96条虽有界定,但其范畴仍具有模糊性,从其现状、认定以及案例三个侧面分析可供本罪依据的具体范畴,在司法实践中明确界定对本罪的法律适用问题,有效限制本罪的无度扩张。非法经营罪中“情节严重”,分别从具体表述、学理解释,司法解释的角度来诠释如何认定问题。最高院为规范非法经营罪科学化定罪量刑出台了多个司法解释,但实践中司法工作人员在遇到疑难案件时仍感到困惑。本文建议严格遵守罪刑法定原则,法官合理使用自由裁量权,规范“情节严重”的认定,综合考虑实质违法性等因素,而不能单纯仅局限于犯罪数额予以认定。非法经营罪中“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属于本罪的兜底条款,先从其扩张的表现分析社会问题以及司法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再从三个层面分析“其他经营行为”不合理扩张导致违背罪刑法定原则、违背刑法谦抑性精神、引发刑罚权滥用。从而科学的限制本罪兜底条款的规制范畴,对市场经济有效调节起到推动作用。通过梳理市场经济中的经营行为,来论证非法经营的行为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非法经营罪中兜底条款的存在,对司法审判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对新型案件的审理工作起到填补法律漏洞的作用,同时也给司法实践带来了困惑。通过分析非法经营罪扩张的现状、原因、存在的弊端,希望能在解决非法经营罪疑难问题方面提供有效建议,为司法实践提供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