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钴硫/碳纳米纤维柔性电极的制备及其超级电容器性能研究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plutus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级电容器是一种性能优越(使用温度范围宽、充电时间短、充放电效率高、绿色环保)的储能器件。电极材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中镍钴基的电极材料通常具有较高的比电容,但稳定性和循环性能不足。当与高导电性和比表面积大的碳材料复合使用时,利用两者之间的协同作用,可制备具有高比电容和出色稳定性的电极材料。本文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镍钴硫电极材料,探究在不同p H值和不同原料配比对电极材料的结构形貌以及结构–电化学性能的构效关系;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多孔碳纳米纤维,探讨不同的KOH和CFs配比对其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将Ni Co2S4与多孔碳纳米纤维复合,进而研究柔性电极材料的结构与电化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具体包括以下研究内容:1、以六水合硝酸钴、六水合硝酸镍、硫代乙酰胺、水、氨水为原料采用水热法一步制备Ni Co2S4。探讨了在不同的p H值下制备出镍钴硫电极材料和用不同的配比制备活性物质下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当水热反应p H=8时,且电极材料Ni Co2S4:乙炔黑:聚偏氟乙烯质量比为7:2:1,具有最佳的电化学性能,在1A/g、2 A/g、5 A/g、10 A/g的电流密度下,测试所得到的比电容分别是为786F/g、687 F/g、594 F/g、489 F/g,循环5000次后电容保有率可达83.2%。X-射线衍射对Ni Co2S4晶粒的结构进行了检测,从衍射峰可以看出结晶程度较好;扫描电镜测试观察到有大小颗粒团聚。2、以聚丙烯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乙酰丙酮铁、N,N-二甲基甲酰胺为主要原料,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出了纳米纤维,再经过预氧化、碳化和酸洗制备出多孔碳纳米纤维(CFs)。探讨了KOH用量对多孔碳纳米纤维的形貌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质量比KOH:CFs=3:1时,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最好,在1A/g、2 A/g、5 A/g、10 A/g的电流密度下,测试所得到的比电容分别为648 F/g、594 F/g、521 F/g、484 F/g,循环5000次后电容保有率为87.8%。N2吸脱附测试计算CFs比表面积高达1550 m2/g。用X-射线衍射对CFs和改性多孔碳纳米纤维(ACFs)晶粒的结构进行了检测,证实CFs主要是以无定形碳为主;N2吸附与脱附测试结果显示微-介孔结构的形式存在;扫描电镜可以观察到活化后纤维表面出现孔洞。3、以CFs、六水合硝酸钴、六水合硝酸镍、硫代乙酰胺、水、氨水用一步水热法合成Ni Co2S4@CFs电极材料,并用ACFs与Ni Co2S4用一步水热法复合。探讨了用CFs和ACFs的复合对其形貌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讨论了加入不同质量的多孔碳纳米纤维复合Ni Co2S4对其形貌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用KOH处理CFs的质量比为KOH:CFs=3:1时,加入改性后的CFs质量为0.06 g时,电化学性能最好,在1 A/g、2 A/g、5 A/g、10 A/g的电流密度下比电容分为1815 F/g、1670 F/g、1487 F/g、1205 F/g,循环5000次后电容保有率为94.1%,比表面积为604 m2/g。用X-射线衍射测试晶粒结构;N2吸脱附测试计算比表面积;扫描电镜观察到电极材料均匀地复合。
其他文献
随着科技的发展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实际应用领域中需要用张量去描述一些数据问题,比如计算机可视化、信号处理、量子纠缠、自动化控制、统计数据分析、高阶马尔科
随着人们对口腔健康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龋齿的修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龋齿修复体能具有更高的颜色协调性、更高的逼真程度、较高的性价比,传统利用比色板比色的方法已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数字式比色仪能够快速、准确的确定修复体的色号,在临床应用方面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数字式比色仪在国外临床比色领域是研究热点之一,但在国内数字式比色仪研究领域还是空白。本文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了解到传统比色方法的
目的:结肠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消化系统癌症,开发可以实时示踪的药物载体,有望提高结肠癌放疗和化疗过程中的精准性和可控性;本研究合成了一种光声影像辅助定位的石墨烯水凝
离子液体(IL_S)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盐。在过去的二十年中,离子液体作为非传统介质或催化剂迅速出现。由于它们对于各种有机和无机化合物有着无法比拟的溶解性,以及其他优点,如非挥发性,高热稳定性,适应性强,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质。本论文针对离子液体在气体吸收及催化醇解两种用途中存在的不足,分别设计了两类低粘度离子液体,并对其吸收和催化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设计合成了一种质子型亚
决策树是数据挖掘中常用的分类和回归方法之一。本文主要讨论分类决策树。顾名思义,决策树为树状结构,从根结点开始逐渐开枝散叶,长成一棵具有多个分支和结点的大树。决策树遵循的是“分而治之”的策略,在分类问题中,每次划分选择一个特征变量将样本的集合分为若干部分,然后再对各部分进行相同的操作,直到特征变量全部选取完毕,每个样本都落入某个叶子结点中,这个叶子结点的类别由多数原则来决定。决策树具有计算复杂度不高
本文主要讨论了一类双调和方程边值和一类半线性椭圆型方程组正解的研究.着重研究得到双调和方程边值问题正解的存在性与唯一性,以及椭圆型方程组正径向解的存在性.论文所用方法主要是不动点原理以及确界原理.重点阐述了微分方程的发展背景,利用不动点定理和确界原理,研究了一类双调和方程边值问题正径向有界解的存在性同时研究了唯一性,并给出了一个实例.
随着当下经济社会飞速的发展,人类对物质生活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氨基酸作为一切生命的基础组成,在物质分解过程中对自然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氨基酸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与氨基酸有关的商业和工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也会随即产生。为了更好的了解氨基酸在高蛋白分解或人类健康生活中所存在的环境行为,必须及时对氨基酸进行相关分析研究。在自然环境中,包括生命活动所需的氨基酸在内的绝大多数物质均以复杂
以兴安落叶松针叶凋落物为研究对象,以帽儿山地区兴安落叶松林地表松针可燃物为室内点烧材料,模拟野外环境,进行不同可燃物含水率、可燃物载量与不同风速、坡度条件下的室内
随着新兴的MEMS技术和微机械加工技术越来越多地用于微流体装置的集成,以自动化化合物和生物样品的生成和分析,需要对样品进行快速高效地混合。但是大多数现有的微流体混合装置主要通过扩散进行混合。所以对于寻找快速和有效的混合方法是必要。电流体动力学(electrohydrodynamics,EHD)是一门结合流体力学和电动力学的交叉学科,其研究电场作用下液体电介质中的流体力学问题。EHD驱动力通常是用来
面临传统一次能源的使用带来的环境以及化石能源枯竭等问题,新型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谋求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是当前科学界和各国政府的关注焦点。作为锂离子电池作为新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