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定向增发由于不要求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在2007年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成为融资的主要手段,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在2013年至2015年采用定向增发形式募集资金的企业愈发增多,甚至一度出现大量基金专做定增套利投资。与此同时,尽管A股市场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为实体经济的发展贡献了大量的资金,但是由于交易制度、市场参与者主体特点、监管力度等跟不上时代,导致A股波动幅度较大,容易出现过度上涨和下跌的情况。
本文采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旨在研究定向增发和股价波动的极端情况,即崩盘之间的关系。首先,在理论层面引用了前人对于股价崩盘、定向增发的研究,同时涉及到产权性质、盈余管理和非效率投资三点。接着,通过实证分析对于崩盘指标采用前人普遍使用的负偏态和上下波动比来对崩盘进行定义,采用固定效用模型,固定行业和年份对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对于产权性质、盈余管理和非效率投资引入交乘项,分析其与定增、股价崩盘之间的关系。
本文得到以下结论:1)当A股上市公司进行定向增发时,公司股价的崩盘风险会显著上升。表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为了利益最大化,会在定增基准日前尽量压低股价。从产权性质来看,相对于国有产权企业,非国有产权企业在进行定向增发时股价崩盘风险更高。表明国有企业管理者隐藏企业坏消息的动机小于非国有企业。2)
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会加大盈余操控的力度,而盈余操控程度越大则股价崩盘风险越大。主要因为定增价格规定为不得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平均股价的90%,为了在限售股解禁后控股股东或相关利益方能够获益,往往通过盈余操控的手段来对于股价进行影响。3)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相对于未进行定向增发的公司,更容易产生过度投资的情况,而过度投资本身会对公司价值产生负向影响,导致股价崩盘的风险增大。
本文的主要创新与贡献之处为:首先,已经有较多的关于定向增发与公司治理和代理理论之间的研究,而在研究定向增发与股价之间的关系时往往聚焦于定增发生窗口期的收益率情况,本文将定向增发与股价的关系推广至影响更为巨大的崩盘情况。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主要目的为项目的固定投资或收购资产,旨在于增加公司的投资,本文进一步研究定向增发与非效率投资之间的关系。同时,结合中国的实情,考虑到国有企业这一市场的主体对于股价崩盘的影响情况,进一步丰富了定向增发和股价崩盘方面的路径研究。为上市公司、参与的投资者和市场监管者提供了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监督与管理的实证支撑,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采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旨在研究定向增发和股价波动的极端情况,即崩盘之间的关系。首先,在理论层面引用了前人对于股价崩盘、定向增发的研究,同时涉及到产权性质、盈余管理和非效率投资三点。接着,通过实证分析对于崩盘指标采用前人普遍使用的负偏态和上下波动比来对崩盘进行定义,采用固定效用模型,固定行业和年份对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对于产权性质、盈余管理和非效率投资引入交乘项,分析其与定增、股价崩盘之间的关系。
本文得到以下结论:1)当A股上市公司进行定向增发时,公司股价的崩盘风险会显著上升。表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为了利益最大化,会在定增基准日前尽量压低股价。从产权性质来看,相对于国有产权企业,非国有产权企业在进行定向增发时股价崩盘风险更高。表明国有企业管理者隐藏企业坏消息的动机小于非国有企业。2)
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会加大盈余操控的力度,而盈余操控程度越大则股价崩盘风险越大。主要因为定增价格规定为不得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平均股价的90%,为了在限售股解禁后控股股东或相关利益方能够获益,往往通过盈余操控的手段来对于股价进行影响。3)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相对于未进行定向增发的公司,更容易产生过度投资的情况,而过度投资本身会对公司价值产生负向影响,导致股价崩盘的风险增大。
本文的主要创新与贡献之处为:首先,已经有较多的关于定向增发与公司治理和代理理论之间的研究,而在研究定向增发与股价之间的关系时往往聚焦于定增发生窗口期的收益率情况,本文将定向增发与股价的关系推广至影响更为巨大的崩盘情况。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主要目的为项目的固定投资或收购资产,旨在于增加公司的投资,本文进一步研究定向增发与非效率投资之间的关系。同时,结合中国的实情,考虑到国有企业这一市场的主体对于股价崩盘的影响情况,进一步丰富了定向增发和股价崩盘方面的路径研究。为上市公司、参与的投资者和市场监管者提供了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监督与管理的实证支撑,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