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副词“老”的语法化过程考察

被引量 : 26次 | 上传用户:jayde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汉语中的“老”跟时间有关的有形容词和副词两个词性。时间副词是现代汉语副词中数量较多的一个次类,据陆俭明、马真(1985)的研究,“现代汉语中的时间副词约有130个左右,几乎占整个副词的30%”。作为副词中的一个较大的次类,时间副词在以往的语法著作中一向受到重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经常会有学生问到“老朋友”的“老”和“老迟到”的“老”有什么关系,还有学生不明白汉语中形容词和副词的区别。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如果能研究清楚形容词演变为副词的机制,可以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点帮助,教会学生怎样区分同形的形容词和副词。本文运用语法化理论,结合北京大学汉语语料库中所有包括“老”的句子29303句来分析,试图找出时间副词“老”的语法化机制。我们经过运用张谊生(2000)的副词语法化理论研究上述语料,最终得出以下认识:时间副词“老”的语法化跟三个机制有关:结构形式、隐喻和语义分化。在结构形式上又有三条原因:原因一是重新分析导致联合结构被分析成偏正结构,原因二是“老”后搭配共现成分的影响,原因三是“老”从定语句位进入状语句位,因为这三条原因导致时间副词“老”的语法化。在主观上对时间副词“老”的认识主要是通过隐喻“时间长”导致其语义分化,语义分化进一步导致其语法化,出现了时间副词“老1”(一直)作状语。到了当代大量出现了表示“一直”的“老1”(685句),还出现了表示“经常”的“老2”(157句),形成了“老1”和“老2”并存的格局。“老1”和“老2”的共同点是“时间长”,不同点是“老1”表示“一直”,表示动作或状态“一直持续”,但“老2”表示的动作可“间断”、“不断重复”。“老1”后搭配的动词和“老2”后搭配的动词不同:“老1”搭配的是状态性动词而“老2”后搭配的动词是非延续性动词,如“喝”、“来”、“念叨”、“打”等。另外在表示常识的句子中、“老+是”字句和“老+不/没”句中,“老”一般是“老1”。我们希望本文得出的结论能对对外汉语教学有所帮助:借助“老1”和“老2”不同的句式特征把二者区分开来。
其他文献
媒介定位是根据竞争者在媒介细分市场中所处的地位和受众对媒介某些属性的重视程度,塑造出媒介与众不同的形象,确定媒介或媒介内容产品在受众心智中的位置。 Media position
为了紧跟教育改革的潮流,适应如今素质教育的发展形势,文章从情景式教学、鼓励式教学、提问式教学三个角度提出小学语文的教学策略,具体包括创设情景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目的:探究早期血压水平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背景:瑞纳凝胶和膨胀海绵是两种常用的鼻腔填塞材料,但目前尚缺乏对两种材料具体填塞效果的全面分析。目的:对比鼻出血和鼻腔术后填塞瑞纳凝胶和膨胀海绵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
近年来,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数量在急剧增加,探索加强对新入职青年教师的专业(职业)指导是一项艰巨、长期、必要且意义重大的工作。本文结合笔者亲身实践,从三个方面对高职院校加强
本文基于对电信业务支撑系统及其数据处理关系的介绍和分析,总结了作者在收入保障工作实践中对业务支撑系统进行数据稽核进而发现收入流失点所采用的方法,并对利用此方法构建电
变速器齿轮作为汽车传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车速的不断变化和频繁的换档,其工况较为复杂多变,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实践证明,轮齿弯曲疲劳折断是造成齿轮失效的主要破坏形
信息时代到来,催生出了形式多样的新媒介传播形态,这一阶段,对传播方式、理念和内容还未完全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地市级传统媒体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行业管制的放松,电信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在“开源”的同时“节流”,有效减少企业运营过程中的收入流失成为电信运营商关
PC/ABS合金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外壳件。由于手机类电器外壳趋向于超薄、超轻,其所用PC/ABS合金材料要求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较高的性价比。然而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