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CMR评价肺癌PD-1/PD-L1抑制剂相关早期心脏毒性的研究目的探究心脏磁共振(CMR)在评价肺癌患者接受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及其配体(PD-L1)抑制剂治疗后早期心脏毒性中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本研究前瞻性招募拟接受PD-1/PD-L1抑制剂治疗的肺癌患者,计划在患者接受治疗前(即基线)、第二次治疗前(即第一次复查)、距第一次治疗约3个月时(即第二次复查)分别进行CMR扫描。66名患者接受了第一次复查,被纳入研究进行分析,其中38名患者接受了第二次复查。对CMR图像进行定性分析及定量后处理,定量参数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右室射血分数(RVEF)、左室整体径向应力(LV-GRS)、左室整体环向应力(LV-GCS)、左室整体纵向应力(LV-GLS)、右室整体径向应力(RV-GRS)、右室整体环向应力(RV-GCS)、右室整体纵向应力(RV-GLS)、左房平均长轴应力、右房长轴应力、初始T1值、增强后T1值、细胞外容积值(ECV)、T2值、心外膜脂肪体积(EATV)。使用混合线性模型分析CMR连续变量参数在免疫治疗前后(共三个时间点)随时间的变化,事后两两比较采用Sidak法校正P值。使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比较分类变量的变化。免疫治疗前后CMR定量参数的变化值定义为复查值与基线值的差值,变化率定义为变化值与基线值的比值。结果第一次复查(距第一次免疫治疗中位数22天)及第二次复查时(距第一次免疫治疗中位数86天)时,分别有2名(3.0%)、3名(7.9%)患者心包积液较基线增加;免疫治疗前后晚期钆增强(LGE)的表现变化不显著。与基线值相比,LVEF值(52.2%±6.0%vs.49.2%±6.0%)及LV-GRS值(41.1%±10.8%vs.39.3%±13.3%)仅在第二次复查时显著减低(P<0.05),而两次复查时的LV-GCS值(-19.6%±2.5%vs.-18.8%±3.0%vs.-18.7%±2.4%)均显著减低(P<0.05)。与基线值相比,两次复查时的RVEF值(46.4%±7.1%vs.43.3%±7.6%vs.40.8%±9.1%)、RV-GRS值(33.9%±12.8%vs.30.7%±11.1%vs.26.3%±9.5%)显著减低(P<0.05);两次复查时,左房平均长轴应力较基线值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而右房长轴应力、EATV值均显著低于基线值(P<0.05)。而接受免疫治疗后,左室心肌的整体组织特征参数(初始T1值、增强后T1值、ECV值、T2值)较基线值均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相比基线,两次复查时的LVEF变化率与LV-GRS变化率、LV-GCS变化率、LV-GLS变化率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肺癌PD-1/PD-L1抑制剂相关心脏毒性早期主要体现为亚临床心功能减低,且LV-GCS可以比LVEF更敏感地识别早期左室收缩功能的受损。整体心肌组织特征参数在应用PD-1/PD-L1抑制剂后的早期亚临床阶段未发生显著变化。第二部分CMR联合临床特征在预测肺癌PD-1/PD-L1抑制剂相关早期心功能障碍中的价值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基线心脏磁共振(CMR)参数、临床特征及CMR参数变化在预测肺癌患者接受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及其配体(PD-L1)抑制剂治疗后早期癌症治疗相关心功能障碍(CTRCD)的价值。方法本研究前瞻性招募拟接受PD-1/PD-L1抑制剂治疗的肺癌患者,计划在患者接受治疗前(即基线)、第二次治疗前(即第一次复查)、距第一次治疗约3个月时(即第二次复查)分别进行CMR扫描、12导联心电图检查及实验室检查。66名患者接受了第一次复查,被纳入研究进行分析,其中38名患者接受了第二次复查。CMR参数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右室射血分数(RVEF)、左室整体径向应力(LV-GRS)、左室整体环向应力(LV-GCS)、左室整体纵向应力(LV-GLS)、右室整体径向应力(RVGRS)、右室整体环向应力(RV-GCS)、右室整体纵向应力(RV-GLS)、左房平均长轴应力、右房长轴应力、初始T1值、增强后T1值、细胞外容积值(ECV)、T2值、心外膜脂肪体积(EATV)。CTRCD定义为LVEF值相比治疗前减低程度超过10%至值低于55%。在两次复查时,分别将患者分为CTRCD组和非CTRCD组,进一步比较基线CMR及临床参数、CMR参数变化率。免疫治疗前后CMR定量参数的变化值定义为复查值与基线值的差值,变化率定义为变化值与基线值的比值。多因素逻辑回归采用逐步法(向后)进行分析,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以评估参数预测CTRCD的能力。结果心电图异常表现形式及各项实验室指标在接受PD-1/PD-L1抑制剂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次复查分别有15.2%(n=10)和26.3%(n=10)患者发生了CTRCD。第一次复查时,CTRCD组体重指数(BMI)≥25 kg/m2的患者比例(60.0%vs.17.9%,P=0.040)与基线EATV值(84.7 ml±25.7 ml vs.66.1 ml±24.8ml,P=0.034)较非CTRCD组高。而LV-GRS变化率及LV-GCS变化率在两次复查时均显示出CTRCD组和非CTRCD组间的差异(P<0.05)。将两次复查时两组间有差异的参数纳入多因素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LV-GRS变化率均为两次复查时CTRCD的独立预测因子,且对诊断第一次、第二次复查时CTRCD的发生有统计学意义(AUC值分别为0.778和0.704,P值分别为0.005和0.047)。结论肺癌患者在接受PD-1/PD-L1抑制剂治疗早期即可发生CTRCD,LV-GRS变化率是治疗早期(3个月内)发生CTRCD的独立预测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