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在生活中的特殊作用,决定了数学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但在我国,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的逐级选拔(如中考、高考等)下,数学主要起到一个“筛子”的作用。高中教育阶段,数学虽然课时多,任务重,投入精力大,但因其主导方向是高考,从而忽视了数学能力方面的要求,只是一味地做题、练习,使创新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发展被单纯的解题技能训练所代替,使趣味颇浓的数学脱离了实际意义,变得枯燥无味,成了死套公式的学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在这种长期的解题训练下也就变得越来越低。因此,产生了许多不会学习数学甚至厌烦学习数学的学生。元认知水平是影响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关键,对学业成就的合理归因是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了解学生的元认知水平,掌握学生的归因特点,是教育工作者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必修课。目前,虽然众多学者对影响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因素作了大量的探索研究,并得到许多有益启示,但研究视角并不全面,数学学习中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和他们对学业成就的归因特点常被作为独立的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每项研究的侧重点又不同。因此,本文在梳理数学学习归因和数学学习元认知两个研究领域的基础上,把二者结合起来,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了它们与高中学生数学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通过调查发现,学生的元认知水平越高,他们的学业成就也越高;学业成就高的学生归因积极、合理;学业成就低的学生则归因消极、极端;生生、师生、亲子间归因差异广泛存在。所以,提高中学生的数学元认知水平,引导他们进行正确合理的归因是提高他们数学学业成就的前提。本文针对如何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和归因能力的问题,结合相关研究成果,提出如下对策:1、大力提高教师的元认知水平,为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提供前提和示范2、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要把策略性知识的教学作为教学目标之一3、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品质4、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5、充分发挥教师期望的积极效应6、加强对教师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7、加强学生自我教育,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8、改善家庭环境,创建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