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化投资策略在债券市场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XINLONG1987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债券是固定收益产品中的主要类型,是与股票并驾齐驱的两大基础金融产品之一。资本市场比较完善的西方国家无不拥有一个发达的债券市场。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起步晚,我国的债券市场的发展相对比较滞后。但是,自2004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稳妥发展债券市场以来,我国债券市场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经过这么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资本市场已经培养出大批成熟的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这些投资者有着不同的风险偏好,因此他们对投资对象有着不同的要求。债券有着明确的期限和相对确定的现金流,因此适合于厌恶风险和喜欢有稳定现金流的投资者。债券按照不同的属性可以区分出很多的种类,这些不同种类的债券可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从而也成为了现代投资组合管理中重要的投资对象。债券组合投资重大意义不仅在于能够根据投资者对风险和收益的不同偏好设计出符合投资者需求的投资组合,满足个性化投资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债券组合投资能够使复杂的资产管理层层细化,并通过计量分析和科学决策来建立投资组合、优化投资组合、度量和分解组合风险,从而使机构投资管理庞大的资产管理业务成为可能,凸显规模优势。因此,研究债券组合投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围绕债券指数化投资这个主题,首先介绍债券的概念、特征、投资风险、种类以及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及结构;其次,介绍债券投资的风险收益计量方法。债券投资的收益率计算方法有当期收益率、到期收益率、持有期收益率,债券投资的风险主要是利率风险,利率风险可用久期、凸性衡量;然后,从投资组合的一般程序出发,对投资组合策略进行比较,根据债券投资的主要投资者——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特点,指出消极投资策略适合债券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通过对不同消极投资策略比较分析,指数化投资有着三大优势,但是指数化投资只是在承担市场风险的基础上获得与市场接近的报酬,对主要的投资风险——利率风险并没有规避。本文结合免疫策略的优点,在指数化投资的理论基础上,对债券指数化投资进行改进。最后,根据指数化投资的程序,采用中证指数公司编制的中证全债指数数据对指数化投资进行实证研究。所以本文的思路及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是导论,主要说明论文的写作目的、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本文的创新之处。该章首先介绍研究债券组合投资的意义,然后介绍目前关于债券组合投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其次介绍本文应用研究方法,最后介绍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二章是债券及债券市场介绍。该章首先从债券的概念出发,介绍债券的基本要素以及特征;其次,介绍投资者投资债券面临的投资风险有哪些以及目前我国债券的种类;最后,简要描述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和目前我国债券市场结构。第三章介绍债券投资风险收益的衡量。首先,介绍债券收益率的计算方法及优缺点,在此基础上介绍收益率曲线、利率期限结构理论以及目前债券市场上收益率曲线的编制方法;其次,介绍债券投资利率风险的衡量——久期及凸性,介绍久期的概念、性质以及缺陷,在此基础上介绍凸性的概念及性质,并根据久期凸性对债券的利率敏感性作估计。第四章介绍指数化投资在债券组合投资中的应用。首先对一般投资管理程序作简要介绍;其次,对不同的投资组合策略做比较,指出消极投资策略更适合债券的主要投资者投资特点;然后,对消极投资策略中不同的投资策略做比较分析,分析不同投资策略的优劣;最后,在深入分析指数化投资策略的基础上,结合免疫策略的优点,对指数化投资进行改进,并对指数化投资程序进行详细阐述。第五章对指数化投资策略在债券市场中的应用做实证研究。该章在指数化投资程序的基础上,采用中证指数公司编制的全债指数作为基准指数,根据指数化投资中构建投资组合的方法,采用层化抽样与最优化相结合的方法,对全债指数中的样本债券按照剩余期限和票面利率两个因素进行抽样,再根据最优化的方法构建投资组合。最后,对指数化投资的投资绩效进行评估,并与传统的指数化投资绩效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是结论部分,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归纳了研究取得的成果及不足之处。本文的创新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债券指数化投资研究中,在借鉴指数化投资理论的基础上,针对债券的特点,把免疫策略与指数策略相结合,对传统的指数化投资策略做了改进,为债券指数化投资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对债券指数化投资进行了实证研究;第二,在债券投资组合的构建上,采用分层抽样方法与最优化方法相结合,首先根据分层抽样的方法根据剩余期限和票面利率这两个因素对全债指数的样本进行抽样;其次,对抽取的样本利用最优化的方法构建债券组合。
其他文献
为了培养服务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专业人才,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专业从2008年开始进行了全面的"院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在此模式下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探
本文系发表过的《乳糖及其化学特性》的续篇。文中叙述了乳糖的一般特性,并对乳糖的溶解性、结晶性及旋光性着重从理论及应用方面介绍。
本文简介我国R0110重型燃气轮机的研发立项背景,回顾该燃气轮机从设计、制造、加工、装配、厂内空负荷试车、电站满负荷简单循环试验到联合循环试验的研制过程,分析取得的研
本实验通过外部形态观察和组织学连续切片,研究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壬基酚(NP)和三丁基锡(TBT)对罗氏沼虾生长发育、性腺分化及组织结构的影响,旨在探索环境污染对经济虾类毒
目的: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已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有效地预防MS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众所周知,中心型
目的:随着纳米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在逐渐认识纳米科技的优点和潜在巨大经济市场的同时,也逐渐意识到另外一个新的问题,即纳米技术对人体健康、生存环境和社会安全等方面是否
为了获取关键用户需求与准确的人机产品设计方案,提出将全局HIEs解构方法与Kano模型分析方法相结合的人机产品用户需求模型构建方法与具体流程。该方法利用全局HIEs解构,建立
电视综艺娱乐节目自诞生之日起便被赋予了宣传主流文化、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凭借节目本身所具有的强大的声像综合感染力和文艺本身的召唤结构,以情感性、体验态为特征的艺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极其危险的疾病,而心律失常症状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重要因素,著名的Framingham研究证明诸如脑卒中等疾病与房颤等心律失常症状有着密切联系。针对ECG信号的自动分析技术使心律失常症状能够及时准确地被发现,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以及分析心脑血管疾病的成因都有着重大意义。本文针对目前国内外的心律失常识别技术进行了调研,在此基础上对ECG信号的预处理技术、特征取方法和分类识别
综述了近年来杏鲍菇栽培技术、营养成分、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杏鲍菇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