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由于超临界流体具有一些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随着认识和研究的深入,超临界流体在萃取、快速膨胀技术和抗溶剂技术、制冷和发电循环以及再生冷却技术等技术领域中的应用范围迅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超临界流体具有一些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随着认识和研究的深入,超临界流体在萃取、快速膨胀技术和抗溶剂技术、制冷和发电循环以及再生冷却技术等技术领域中的应用范围迅速扩大。近年来国家逐步提高了对于新能源形式和能源开发转化技术手段的要求,超临界二氧化碳(SCO2)作为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高效无污染的能量转化工质,逐渐引起了学术界和工程界的关注。相应的SCO2布雷顿循环由于具有设计紧凑、占地小以及热效率较高等优点,近年来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目前对于SCO2布雷顿循环的研究绝大多数集中于循环方式和循环优化,但是针对CO2在相应工况条件下的物性研究则相对较少。CO2的热物性参数是深入理解整体循环传热过程、提升循环效率的基础,定压比热容和密度作为重要的基础性数据,是计算其他物性参数和了解流体的流动状态及流动性质的必要条件。由于CO2在循环过程中始终为流动状态,传统的离线式的静态测量方法无法模拟CO2复杂多变的状态变化,故需要在流动状态下实现CO2定压比热容和密度的在线测量。本文为了测量定压比热和密度,分别以流动量热法和振动法为基础,设计搭建了两套在线测量实验系统,这两套系统适用于亚临界和超临界压力条件,其中定压比热测量实验系统的温度测量范围为25-80℃,对应的密度测量系统的温度测量范围为25-60℃,测量压力均可达12 MPa,扩展相对不确定度分别为(1.66%-2.46)%和(1.52-2.02)%(置信因子k=2)。选取纯水、环己烷、正戊烷和甲苯等纯净物进行定压比热和密度的测量,将实验结果与各个纯净物所对应的国际通用的状态方程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充分证实了实验测量系统的可靠性、精确性及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对温度25-60℃,压力6.7-12 MPa工况范围内CO2的定压比热和密度进行测量,绘制出了定压比热和密度在不同工况下的变化曲线,分析了超临界和亚临界压力下两物性数据的变化规律。测量获得的数据为SCO2布雷顿循环的研究和设计提供了数据基础,搭建的系统也为进一步研究超临界流体的定压比热和密度创造了条件。
其他文献
作为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加拿大作家艾丽丝·门罗被誉为“当今北美最杰出小说家”。其创作的短篇小说一直以来都备受赞誉,多次获奖。《逃离》以平白的语气深刻地描写出了不同年龄段女性在生活中遇到的困境以及在困境中产生的逃离心理。本文拟以拉康的三界理论为理论框架,对小说中的女性主角进行深入研究,进而分析其逃离背后的心理动机,发现她们逃离的模式。本文由六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主要介绍艾丽丝·门罗以及她的
超大型浮体(VLFS)作为一种独特的海洋结构,凭借其在海洋资源开发方面的优势,逐渐成为当今国际海洋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将对一种桁架式超大型浮体展开详细研究,目前关于
研究目的慢性内脏痛是临床常见病症,其发病机制不清,也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有文献报道大脑岛叶皮层(IC)参与了慢性内脏痛的产生,但详细的分子机制还不清楚。由于外周
壁面上的降膜流动和传热在工业上和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低温多效海水淡化、核电站安全壳散热、火箭燃烧室内的冷却等等,因此对于降膜流动、波动、破裂以及传热传质研究
本文针对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的问题和芬顿技术工程应用瓶颈,分别通过表面金属和非金属改性有机高分子材料——聚酰亚胺(PI),诱导PI表面电子极化分布,构建具有表面贫富
本文针对廊内燃气管道临界屈曲应变及综合管廊不均匀沉降下廊内燃气管道的应变进行分析,为燃气管道入廊安全性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文章通过数值分析方法对内压、轴力、弯矩共
洞经音乐作为一种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事项能够广布滇云大地,且千年而不衰,这其中除了其独具的艺术品位和较高的历史价值外,应还有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基础。云南的洞经音乐既保持有古代音乐素材,又渗透着当代音乐特征;既有本乡本土的音乐特征,又具有其他各地的音乐风格。为此笔者将洞经音乐看做一种独特的音乐文化作为考察对象。综观整个洞经音乐文化,从内容上看,它既包括了众多的洞经经典,同时也包括了洞经经典相互匹配的
超燃冲压发动机的热防护问题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严苛的热环境对飞行器的材料和飞行安全带来巨大挑战。主动再生冷却技术具有吸热能力强、结构简单、燃烧效率高、可循环
[目 的]本课题拟从腹主动脉瘤壁厚度、瘤体体积、附壁血栓体积等二维、三维的瘤体形态学角度进行临床数据收集,并进行风险评估对比,旨在进一步明确瘤体形态学因素对破裂的影
随着工业强基工程的实施,我国在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等领域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其中气动技术和产品在产业结构转型调整和创新能力提升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对其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型气动元件的研发,低碳气动技术的应用迫在眉睫,气与电的融合创新也是气动技术的发展方向所在。在智能制造的大背景下,基于气-电融合,气动元件智能化、微型化的趋势与需求,本论文利用压电晶体响应快、功耗低、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