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截止2018年底,我国视障人数已达1700多万,且我国人口基数大,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视障人士总数呈增长势态。视障人士作为弱势群体,社会活动空间较少,对社区的依赖程度远高于健全人。然而社区作为视障人士主要的生活空间,由于无障碍设施不健全、相关规章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导致视障人士在出行、社交等多方面不能很好的融入社区,本文运用增能理论和NESTA赋能模型对视障人士社区融入的设计展开研究。本文针对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截止2018年底,我国视障人数已达1700多万,且我国人口基数大,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视障人士总数呈增长势态。视障人士作为弱势群体,社会活动空间较少,对社区的依赖程度远高于健全人。然而社区作为视障人士主要的生活空间,由于无障碍设施不健全、相关规章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导致视障人士在出行、社交等多方面不能很好的融入社区,本文运用增能理论和NESTA赋能模型对视障人士社区融入的设计展开研究。本文针对视障人士在社区融入中遇到的问题在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方面展开了相关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研究与整理相关理论综述及概念。通过对增能理论以及服务设计相关工具的学习,分析增能理论与本研究课题的适配性,明确从个人层面、人际层面、环境层面对视障人士进行增能。第二,调研与分析视障用户社区融入过程中的需求。通过对视障用户进行桌面调研、访谈调研以及参与式观察调研,分析视障用户在社区融入过程中的需求,并对需求进行分析整理,映射至增能理论的三个层面。第三,分析并构建设计策略。将增能理论的三个增能层面与NESTA赋能模型中的六个赋能要素进行匹配,从三个层面分析如何为视障人士赋能,最终得出设计策略。第四,通过设计策略指导设计实践并验证。结合用户需求对用户任务进行分析,构建产品功能,进行系统构建。最后运用Ezio Manzini教授提出的衡量服务系统水平的五要素对设计方案进行质量评估。本文结合增能理论与NESTA赋能模型对视障人士社区融入进行服务系统构建,旨在提升社区对视障人士的包容度,使视障人士更好的融入社区,响应国家扶残助残政策。通过后期验证,改善了视障人士在融入社区过程中的体验,满足了服务系统中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为后续针对弱势群体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其他文献
到2025年,中国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面对如此庞大的老年群体,我国广播行业对服务老年群体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老年传统广播电台面临着空前的压力,改革迫在眉睫。近年来,网络音频这种新媒体形式在互联网兴起,这种“互联网+广播”的模式为传统老年广播的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世界各地的老年广播都在寻求与新媒体的媒介融合,并借助市场调查与科技创新,将老年广播向移动化、可视化、互动化、智能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更加注重发挥法治的重要作用,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法制节目作为法律宣传的重要阵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改革开放后,我国法治建设走上全新的道路,法律的宣传工作也跟着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路径,早在1985年中国第一档电视法制类节目《法律与道德》就在上海电视台诞生,时至现在,法制节目在中国已经发展了37年。如今新时代中国特
“以竹代塑”潮流的兴起,为我国竹产品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当下正值体验经济时代,人们对传统竹制生活产品的需求不再只是满足单一功能的实现,而是更加注重产品的“温度”,即产品所带来的使用体验与人文情感关怀。以设计移情,促用户共情,能有效提升产品的“温度”,满足当下人们对竹制生活产品的新需求,同时也能提高竹制生活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把握住发展机遇。本文基于移情、共情理论,从用户感知角度及用户共情出发,提出
身处疫情爆发三年后的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进入了关键的后半场,以我国为代表的部分国家正在努力实现有关病例动态清零,国内整体防疫工作收效甚好。但与此同时防疫产品行业迅速结束了疫情初期的野蛮扩张,并且正在加速萎缩,如何在日趋严酷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是当今防疫产品企业思考的重点,增强产品竞争力是最直接也最根本的方法,现有防疫产品概念模糊,同质化严重,缺乏对后疫情时代背景下社会环境以及民众需求
中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社会加强对于老年人健康水平的关注。近年来,随着主动健康的话题兴起,更多的人选择在疾病发生前履行健康行为,比如规范饮食和定期运动等。研究认为健康行为有利于预防疾病以及患病后更快的康复。然而调研发现老年人比年轻人更难长期维持健康行为,而市面上的健康行为养成产品多数从生理层面进行行为规范,较少的关注心理、社会因素对于行为维持的作用。本文以老年人健康行为养成为主题,进行相关的理论研
随着大数据、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传统的医疗模式正向智能化、数据化、系统化驱动的服务模式转变,将服务设计的思维和方法引入医疗服务已是大势所趋。慢性呼吸道疾病防治是“健康中国2030”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而据世界卫生组织和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儿童哮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疾病认知水平较低,没有进行系统管理。本文对儿童哮喘康复产品服务设计研究的探索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随着新农村建设及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推进,关于如何更好的开发利用乡村景观的问题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及各专业领域人士的重视和关注。乡村景观是乡村振兴的空间体现,乡村景观的保护与发展不仅需要“自上而下”的政策规划,还应该重视激活当地村民的内生动力。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就明确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补齐农村这块短板。在促进乡村区域经济、生活、生态、治理以及乡风文明的全面发展等方面都需要调动公众参与乡村建设
目前我国抑郁症患者已经超三千万人次,其中至少10%~20%以上患者具有自杀倾向,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相较于普通人高出数十倍。而自杀人群中,70%的人拥有抑郁症状或自杀倾向。学者认为精神障碍类疾病将成为我国第二大疾病杀手。虽然抑郁症患者症状表现相似,但发病诱因复杂,且难以追溯。物理治疗手段对于抑郁症的治疗周期长、起效慢、易复发,虽然心理治疗复发率相对较低,但同样有周期长、起效慢的特征,且费用相对高昂。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健康意识的觉醒,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逐步提升。养生产品作为当代健康产品的大方向之一,可以辅助人们改善自身健康状况,满足“治未病”的健康需求。我国的养生产品是基于中国传统养生观念而成,但缺乏对养生思想深层次的研究,现有养生产品绝大多数是停留表面的养生,没有从养生的深层次思维寻找原因。目前人们对养生产品的需求不只停留在功能实现的基本层次,而是对产品的内在和外在提出更高层次的需求。将中国
在新时代国家政策改革以及社会需求变化的背景下,校园建设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各类学校相继扩大了自身的教学条件与办学规模。然而,校园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也日益突出:盲目的建设模式导致自身文化的遗失,景观环境缺乏特色;不同校区之间的文化关联缺失,学校自身的文脉失去传承;校园建设对所在地域的文化缺乏认知,景观设计没有体现地方特色,无法融入到城市文化之中;设计忽视了时代变化产生的多元需求,老旧单一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