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哈罗德·布鲁姆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和理论家,并以其独具特色的理论建构和批评实践在文学理论界广受好评。20世纪70年代,布鲁姆创建了属于自己的误读理论,并因此蜚声国内外。随着国内外文化、文学理论和文学创作的发展,布鲁姆误读理论逐渐传入中国,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随着对误读理论研究的深入,国内学者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尚未形成体系。本文力图在细读布鲁姆理论著述的基础上,从误读理论产生的背景,误读理论的几个核心概念,以及误读促进文本价值增殖等方面对误读理论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同时将其与我国的误读理论研究联系起来,探讨它对中国文学理论界的意义,以此促进我国本土理论的进一步的发展。本文主要从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章,绪论。这部分将对布鲁姆的误读理论研究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对国外和国内学者对布鲁姆误读理论的研究进行概述,分析他们对误读理论的态度和看法,并进行分析,评价观点的对错。总体说来,国内外学者对布鲁姆误读理论主要持三种态度,支持、中立和反对,在文章中会详细论述。然后论述论文的创作意图以及想要解决的问题。第二章,布鲁姆误读理论的缘起。本文先对布鲁姆作品进行简单介绍,然后梳理布鲁姆理论发展脉络。重点是将其误读理论置于相应的社会语境和理论历史之中进行研究,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关于浪漫主义诗歌的争论,二是对解构主义的吸收和创新。第三章,布鲁姆误读理论概述。首先对误读理论进行概念分析。在诗歌史上后辈诗人因为在时间上的“迟到”,受到前辈诗人的压制和影响,处于被动的地位,很难有所创新。为了使自己的诗歌得以存活,他们必须反抗前辈诗人,而这种反抗离不开对前辈诗人的误读,具有独特的创造性和想象力的伟大诗歌作品就是后辈诗人不断误读前辈诗作的结果。布鲁姆误读理论不仅适用于诗歌领域,也适用于其他文学形式。第四章,布鲁姆误读理论与价值增殖。布鲁姆的误读理论成为一种策略和手段,它强调影响过程中误读、批评、修正和创新的一面,激励人们在误读过程中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从文本自身来讲,正是有了读者的误读、修止,其价值也逐渐增加。误读可以通过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这两种中介环节实现文本价值增殖。第五章,布鲁姆误读理论的位置和局限性。首先,将布鲁姆的误读理论与读者反应批评理论和解构主义理论进行比较,在比较中突出布鲁姆误读理论的位置。其次,论述布鲁姆误读理论的局限。本文将对布鲁姆误读理论对我国理论界的作用进行简单论述。它给中国的传统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视角,我们在肯定误读理论积极性的一面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它的消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