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接受美学是20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出现的一种文艺美学思潮。以姚斯和伊瑟尔为代表的德国康斯坦学派认为读者是文学活动的能动主体,文学作品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和接受才能获得美学价值。由于翻译过程中译者必然面临两次接受活动,这一思想逐渐被应用于翻译研究中。创造性叛逆这一概念最早由法国文学社会学家罗伯特埃斯卡皮提出,并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经由谢天振教授引入我国。谢天振教授在著作《译介学》中对其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指出:创造性叛逆是文学翻译的本质。创造性叛逆理论一方面承认原作的价值,一方面认为文学翻译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使译者获得了与原作者和目标读者平等交流的权利,提高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尤其是在文学翻译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面临的两次接受活动使接受美学与创造性叛逆产生了紧密联系,接受美学理论也因此在翻译应用中找到了新的连接点——由于中英语言和文化的巨大差异,译者为满足读者需要,必然会对原文本产生创造性叛逆,而这种创造性叛逆以对原文的忠实为前提。中国文学的传播正在走进一个新阶段。随着莫言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的主要英译者葛浩文受到了更多关注。迄今为止,被誉为“中国首席翻译家”的葛浩文已经翻译出版了50多部中国文学作品,为中国文学作品走向世界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翻译界对他的研究仍然非常有限。《生死疲劳》是莫言个人风格的集中体现,是其多年积淀的集大成者。小说中极具个性的表达方式,深深植根于民族特色的文化意象,多角度交织的叙事方式,都大大增加了译者的翻译难度。因此本文作者选取此类有代表性的语料并聚焦其中的“忠实”与“叛逆”之处,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从而对葛浩文《生死疲劳》英译本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以期为翻译研究与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并在一定程度上以此推动中国文学作品和文化的海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