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是挖掘消费潜力的新增长点,是新常态下消费转型升级的重要依托。旅游消费行为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研究对象主要是城市居民,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研究较为薄弱,且侧重于从经济学视角开展研究。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的兴起和行为变迁是乡村转型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理解转型的-个视角。论文以城乡转型为背景,以苏南农村为研究区域,以农村家庭为研究单元,以旅游消费行为为研究对象,遵循“现状特征—影响机制—价值取向—政策建议”的研究思路,探讨发达地区农村居民旅游消费行为特征、机制与价值取向,进而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全文内容由四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为“理论部分”,阐述研究背景、目标与意义、思路和结构以及研究区域,梳理评述研究领域进展,界定基本概念,构建理论基础和框架。第二部分(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为“实证部分”,首先,从旅游行为模式、旅游消费水平和旅游行为意向等指标描述和评价农村居民旅游消费行为特征,从家庭形态、经济变量和地理环境3个方面对特征进行比较;再次,构建嵌入家庭结构的机制分析框架,剖析并比较农村居民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和作用路径,揭示其影响机制;最后,提出价值观与旅游消费行为关系的研究思路,提炼农村居民旅游消费行为价值取向的结构维度,探讨价值观的结构与特点。第三部分(第七章)为“调节模式与政策建议”,构建旅游消费行为调节模式,划分农村居民旅游者类型,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第四部分(第八章)为“结论部分”,阐述论文研究结论、创新以及不足和未来展望。利用苏南农村地区的调查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多分类Logit回归、SEM和多群组SEM、阶梯访谈法、多元回归等定量和定性方法,开展农村居民旅游消费行为特征与机制的研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苏南农村居民旅游行为模式、消费水平和行为意向上具有自身的特点。旅游行为模式以传统出游模式为主,其它行为模式也占居较高比重;游客流向特征符合距离衰减规律,80%出游市场分布在250kmm范围;旅游消费水平相对较低,旅游消费结构有待完善,旅游消费行为意愿较强,但旅游满意度不高。农村居民旅游消费行为在家庭收入、文化教育与家庭乡村性等方面都具有显著差异,尤其在文化程度与收入水平上可能存在一个“拐点”,在拐点前后,旅游消费行为存在较大差异。(2)旅游消费行为是心理、经济、文化和乡村城镇化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感知旅游行为控制与旅游消费认同是影响旅游消费行为的心理因素,具有“双向均衡效应”,旅游消费行为存在不同作用程度与方向的棘轮效应、示范效应、敏感效应和预防效应。经济水平和文化程度对旅游消费行为有着显著影响,发挥“倒U型阶段效应”,并对感知旅游行为控制、旅游消费认同与旅游消费行为之间的路径关系存在较显著的调节效应。农村城镇化进程对旅游行为模式与旅游消费水平存在显著影响,发挥“持续强化效应”,但对旅游行为意向影响不显著,调节效应较弱。(3)苏南农村居民旅游消费行为价值取向的结构体系折射了乡村社会的转型,体现了旅游情境下农村居民消费价值观的结构特点。旅游消费行为价值取向具有消费价值观与旅游感知价值两个层次,消费价值观由独立发展、家庭情感、物质享受和面子形象组成,旅游感知价值由情感价值、景观价值、成本价值和社会价值组成。农村居民旅游消费行为价值观、感知价值与旅游消费行为具有较好的拟合关系,其价值观结构凸显传统价值体系的导向性与约束性,呈现“传统与现代”价值观并存的特点,展现“情感优先”和“面子脱节”的体系结构,反映旅游消费价值倾向的分化。(4)构建嵌入个体(家庭)结构“价值取向—情境—行为”的旅游消费行为调节模式,价值取向、内外情境与个体(家庭)结构在调节模式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基于家庭收入和教育程度,将农村居民旅游者划分为消极经济型旅游者、消极享受型旅游者、积极品质型旅游者和积极预算型旅游者四种类型。遵循不同的解决思路和战略层次,设计政府旅游公共政策和企业旅游营销政策。研究创新表现在三个方面:(1)在研究视角上。针对农村居民旅游研究较为薄弱且侧重于经济学视角的特点,从经济、文化、社会心理和乡村转型等角度开展农村居民旅游消费行为特征与机制研究,从价值观角度透视旅游消费行为的深层次动因。(2)在理论构建上。提出并界定“感知旅游行为控制”概念,在此基础上构建“感知旅游行为控制、旅游消费认同与旅游消费行为”的机制分析框架;理清旅游情境下消费价值观、旅游感知价值与旅游消费行为的研究思路,探讨农村居民旅游消费行为的价值取向;构建嵌入个体(家庭)结构的“价值取向—情境—行为”的旅游消费行为调节模式,并望对类似消费行为具有较普遍的解释力。(3)在区域应用上。苏南农村彰显着城乡居民消费的双重属性和过渡性质,可以更好理解城乡旅游消费行为的过渡性和联动性,并对广大后发地区的农村居民旅游消费行为引导和市场开发有所借鉴和启示。为了进一步完善农村居民旅游消费行为的研究,未来应对基本研究单位选择、区域研究的广度与深度、消费行为演替规律及其与价值取向相互影响等问题展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