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质网应激与氧化应激在膜性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

来源 :四川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long1984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发病过程中足细胞损伤机制,初步探讨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和氧化应激在MN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SD雄性大鼠85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不预免,不免疫,其他实验组正式实验时予以隔日尾静脉注射1ml生理盐水(NS),同时NS1ml/d灌胃,n=20);模型组(按照改良的Border法予以C-BSA复制MN大鼠模型,同时NS 1ml/d灌胃,n=20);NAC1干预组(复制C-BSA MN大鼠模型,同时灌胃N-乙酰半胱氨酸(NAC)100mg/kg/d,n=20);NAC2干预组(复制C-BSA MN大鼠模型,同时灌胃NAC200mg/kg/d,n=20);NAC药物对照组(不预免,不免疫,其他实验组正式实验时予以隔日尾静脉注射1ml NS,同时灌胃NAC200mg/kg/d,n=5)。药物对照组在正式免疫后第1、2、3、4周末检测24h UTP,第4周杀检;其余组在正式免疫后第1、2、3、4周分别随机取5只大鼠杀检,并于处死前检测24h UTP;在各组杀检时心脏取血检查ALB、TG、TC等生化指标;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中的SOD、MDA;取大鼠肾脏分别进行光镜、电镜、免疫荧光鉴定成模情况及病理变化;用TUNEL法检测各组肾小球固有细胞凋亡情况并计算凋亡指数(AI);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肾小球中GRP78、TRAF2、Caspase12、WT-1蛋白不同时间点的半定量,并根据WT-1免疫组化结果计算足细胞密度;相关实验指标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⑴生化指标变化正常组各实验指标均正常;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24h UTP、TG、TC呈时间依赖性升高,ALB随实验进展逐渐降低,24h UTP、ALB在第2、3、4周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G、TC在第3、4周均有明显差异(P<0.05);经过NAC治疗后,NAC1组、NAC2组24h UTP、TG、TC水平下降,ALB水平上升,第3、4周24h UTP较模型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4周ALB较模型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NAC2组TG于第4周接近正常,较模型组有明显差异(P<0.05);药物对照组临床实验指标较正常组无明显异常。⑵肾脏形态学改变正常组与药物对照组肾脏颜色正常,未见明显形态学变化,无见电子致密物沉积,无免疫荧光沉积。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随着实验进展,肾脏体积逐渐增大,色泽苍白,病理损害逐渐加重,肾小球毛细血管袢荧光强度逐渐增强;第4周时,模型组肾脏体积明显增大,边缘圆钝,呈“大白肾”样外观,光镜下见肾小球明显肿胀,少部分球囊腔狭窄,基底膜(GBM)弥漫性增厚,足细胞侧“钉突”形成,部分钉突顶部融合,呈“假双轨”结构,肾间质可见少许胶原纤维沉积,间质明显增宽,电镜下可见上皮下大量电子致密物沉积,毛细血管袢免疫荧光强度+++-+++++。与模型组比较,NAC1组、NAC2组病理损伤明显减轻,部分GBM增厚,呈“绸缎”样空泡变性,少量“钉突”形成,少许免疫复合物在上皮下沉积,未见明显“假双轨”改变,两组间免疫荧光强度较模型组稍减弱,但无显著性差异。⑶肾小球固有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正常组与药物对照组罕见细胞凋亡;模型组肾小球细胞凋亡较正常组明显增多,第1、2、3、4周较正常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NAC1组、NAC2组肾小球细胞凋亡减少,第4周较模型组均有明显差异(P<0.05),但仍均高于正常组(P<0.05)。⑷足细胞密度变化正常组各时间点均无明显差异;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第1周足细胞密度开始减少,但无统计学意义,第2、3、4周明显下降(P<0.05);经干预治疗后,NAC1组、NAC2组足细胞密度较模型组略增大,于第4周出现明显差异(P<0.05),足细胞密度增大与NAC剂量有一定关系,但整个治疗过程中同期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正常组比较,药物对照组第4周足细胞密度无明显差异。⑸血清中SOD、MDA变化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SOD表达量呈应激性升高,随后呈时间依赖性下降,第1、2、3、4周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MDA呈升高趋势,第1、2、3、4周较正常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NAC干预后,NAC1组、NAC2组大鼠血清中SOD升高、MDA降低,在第3、4周较模型组均有明显差异(P<0.05),第4周NAC2组MDA接近正常组。⑹肾脏组织免疫组化结果正常组大鼠GRP78主要集中在肾小管细胞胞浆表达,肾小球内表达较少;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GRP78表达位置相同,肾小球GRP78表达在实验前3周呈时间依赖性升高,随后呈下降趋势,第1、2、3、4周较正常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NAC1、NAC2组肾小球GRP78表达减弱,第2周有明显差异(P<0.05);与正常组比较,NAC1、NAC2组第1、2、3、4周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大鼠TRAF2表达量较少,主要集中在肾小球表达,近远端小管少量表达,集合管几乎不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肾小球TRAF2呈时间依赖性升高,第1、2、3、4周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Caspase12在正常组大鼠少量表达,主要定位在集合管和近远端小管细胞胞浆,肾小球少量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肾小球Caspase12呈时间依赖性升高,第2、3、4周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NAC抗氧化处理后,NAC1、NAC2组肾小球TRAF2、Caspase12表达均减弱,在第3、4周较模型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但仍较正常组升高(P<0.05)。第4周药物对照组的GRP78、TRAF2、Caspase12表达位置同正常组,其在肾小球表达较正常组均无明显差异。⑺模型组各指标相关性分析24h UTP与肾小球AI呈正相关,与足细胞密度呈负相关;SOD与24h UTP、肾小球AI呈负相关,与足细胞密度呈正相关;MDA与24h UTP、肾小球AI呈正相关,与足细胞密度呈负相关;肾小球Caspase12与足细胞密度呈显著负相关,与肾小球AI呈正相关;肾小球AI与足细胞密度呈负相关。结论:⑴氧化应激与内质网应激参与大鼠膜性肾病发病。⑵在大鼠膜性肾病发病过程中,内质网应激早期可能通过未折叠蛋白反应起一定保护作用,晚期则可能通过活化TRAF2-Caspase12途径诱导足细胞损伤。⑶在大鼠膜性肾病发病过程中,氧化应激可能通过介导TRAF2-Caspase12途径的活化诱导足细胞凋亡。
其他文献
关于舞蹈起源的探究,世界各国艺术家,史学家,社会学家都有不同的见解。大部分人主张"劳动综合论"即舞蹈起源于人类在社会发展中的劳动实践和其他多种生活审美实践的需要,了解
提出新的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算法,从数值分析出发用恒定电压法的原理选取包含最大功率点的有效区间,利用二分搜索法不断搜索最大功率点。仿真结果表明此算法动态响应
本文分析了建筑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与建议。
随着旅游业和消费市场的高度繁荣,带动了我国酒店业的快速发展。然而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对经营成本及费用的控制是重要因素之一。传统的成本控制手段,收效甚微,
近年来印度与沙特阿拉伯的战略合作关系发展很快,并且有从经济合作为主向战略合作转变的趋势。本文从历史与现实、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指出印度与沙特关系
<正>【本刊讯】12月8日,来自“中国金都”的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1818)成功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交易。首次公开发行172,800,000股H股,募集资金21.9亿港币,如行使超
农村商贸流通体系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农村日用消费品的流通、农业生产资料与农产品的流通、物流体系建设、商业网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金融体系、农产品安全消费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