脲基衍生物与阴离子间氢键激发态的理论研究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kua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氟离子在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化学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识别氟离子的化学传感器具有重要的意义。涉及氢键的大量的阴离子化学传感器的已经被设计。激发态氢键的研究对许多光化学及光物理过程的理解具有关键的作用。本论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等理论方法深入地研究了脲基部分与阴离子间的相互作用。主要研究的结论如下:1.基于脲基衍生物的阴离子化学传感器的理论研究采用DFT和TD-DFT方法,在B3LYP/6-31G(d)计算水平上,对N-Phenyl-N’-(3-quinolinyl)urea (PQU)及其衍生物的基态和激发态全部的几何结构进行了优化和频率计算。在优化得到稳定结构的基础上,研究了PQU及其衍生物与阴离子形成络合物的电子光谱的性质。(1)在基态,苯环和喹啉部分与脲基部分处于同一平面。双重分子间氢键在PQU和三个阴离子(F-, Cl-, AcO-)间形成。氢键的形成使PQU·X-(X=F, Cl, AcO)三个络合物的第一吸收峰发生了稍微的红移。PQU·F-的去质子化发生在基态,而且引起了吸收峰明显的红移。(2)在第一单重激发态,对于PQU和PQU·F-络合物,苯环和喹啉部分与脲基仍然处于同一平面上。然而,对于PQU·Cl-和PQU·AcO-络合物,喹啉部分沿着C2-N3键的方向发生了扭曲。对于三个氢键络合物PQU·X-(X=F, Cl, AcO),与S0相比,S1态的氢键明显的增强。PQU·F-在激发态也发生了去质子化。总之,PQU对氟离子的高的选择性归因于阴离子引起的脲基部分N-H的去质子化。当化学传感器PQU与氟离子相互作用时,去质子化过程在基态发生。2.二芳基脲与阴离子间氢键激发态的理论研究采用DFT和TD-DFT,在B3LYP/6-31G(d)计算水平上,对1,3-diphenylure(aDPU1),NO2取代DPU1(即DPU2)和N(CH32取代DPU1(即DPU3)的基态和激发态的几何结构进行了优化和频率计算。在基态和激发态稳定结构的基础上,计算研究了DPU1,DPU2和DPU3基态和激发态几何构想的偏向和DPU1与阴离子间激发态氢键的变化。(1)在基态,吸电子基团NO2的引入可以使分子内氢键(H1-O6和H10-O6)的距离拉短,同时增强了同侧N-H键的酸性,也就增强了N-H部分与阴离子相互作用。相反,给电子基团N(CH32的引入,减弱了同侧的N-H键的酸性,使得N-H部分与阴离子相互作用有所减弱。另外,与DPU1氢键络合物相比,NO2或N(CH32的引入使DPU2和DPU3氢键络合物的吸收光谱均发生了明显的红移,HOMO→LUMO的电子跃迁伴随着明显的电荷转移。(2)在激发态,DPU1和DPU2的激发态几何构型分别有三种不同构型,一个是正常平面构型(局部激发构型),两个扭曲的几何构型。DPU3只找到一种扭曲构型。苯环沿着C-N键发生扭曲有利于分子内电荷转移。从DPU1与F-相互作用形成的分子间氢键可以看到,其氢键在激发态特别容易发生激发态质子转移(ESPT)过程,而与AcO-相互作用时形成了双重的分子间氢键。PQU·F-的去质子化发生在基态,而DPU1·F-的去质子化发生在激发态。这表明,脲基衍生物与氟离子相互作用时,取代二芳基脲中的芳环部分对于去质子化有很大的影响。
其他文献
<正>急诊分诊可以判断哪些患者需要立即被救治,以保证患者安全;同时,分诊时还要防止分检不足或过度分检,以避免急诊资源的浪费。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欧洲及中国
本文以日本当代左翼文学批评家、公共知识分子小森阳一的后殖民主义批判为研究对象,从语言、文学、历史事件以及媒体等四个层面,对小森的后殖民主义理论进行了解读。其中,由
介绍了一个基于nRF2401A射频芯片的短距离无线数据传输系统,通过AT89C52单片机控制射频芯片nRF2401A,实现2个射频芯片之间在ShockBurstTM模式下进行数据的发射与接收,同时接
以国有制造行业企业的机关管理人员为研究群体,主要研究了企业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绩效考核管理与绩效系统优化的建议,并针对一般管理人员、中高层管理人员
以寒地粳稻牡丹江30(MDJ30)与龙稻5(LD5)为材料,分析不同浓度盐胁迫处理对水稻根系形态特征、根系活力、根干重、根冠比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盐胁迫下根长、根
知识经济快速发展推动创新成为区域经济转型的强大动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对于引领区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选取基尼系数、变异系数等多种区域创新能力差异测度指数,利用核
不对称催化是当代化学中最为活跃的分支之一,这种催化之所以有不对称的效果是因为这些催化中都会包含有至少一个的手性要素。这些要素包括:面手性,中心手性,轴手性,螺手性等类
高分子聚酯如聚乳酸(PLA)、聚己内酯(PCL),以及其共聚物因其独有的特点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首先,合成此类聚合物的原料简单易得,皆从可再生资源中获得,如玉米、马铃薯等。其
聚合物种类繁多,其中有些部分是具有刺激响应性质的,响应因素有pH、光、温度、电磁场等等。其中,温敏聚合物的研究显得格外突出。温敏聚合物会随温度变化而发生聚合物分子内
近年来,金属碘酸盐杂化材料由于它们丰富的拓扑结构以及在多领域的潜在应用,其设计与合成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特别是,银碘酸盐由于多样的配位模式、丰富的结构拓扑以及它们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