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居住区是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活居住、从事社会生活的场所,一般占城市总用地面积的35%左右。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居住区环境质量的优劣是影响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本论文在研究国内外居住区绿地理论、实践及发展动态的基础上,以南京市建筑组团为例,进行大量的现场调查、资料收集,对南京市建筑组团绿地做了客观的评价分析。本研究选取了南京市上个世纪70年代、80年代、90年代、21世纪四个不同时期的35个样地,分属7个行政区。首先以植被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从群落的物种组成、物种的类型特征、物种的数量特征等方面对调查样地的木本植物进行研究分析;对宅旁绿地建筑东、南、西、北不同方位的植物群落进行比较分析;并对不同年代建筑组团绿地的植物群落进行比较分析;对目前配植的花粉致敏性植物的数量特征和季节特征进行了分析,评价当前建筑组团绿地对居民身体健康的安全性;再从观赏特性角度,分析了南京市建筑组团绿地中观赏要素、色彩特性和季相特性等特征。通过以上分析得出南京市建筑组团绿地植物景观的现状和特点,并提出发展优化建议。研究结论如下:1、南京市宅旁绿地东、南、西、北不同方位的优势种趋于雷同,差别不大。目前宅旁绿地占优势的种类是女贞、广玉兰、香樟、棕榈等常绿树种。应根据光照和水分的不同适当选择不同的植物,例如,在住宅建筑的东侧和南侧配植诸如白玉兰、日本樱花、七叶树等落叶观花乔木,配植诸如红檵木、金叶女贞、红叶石楠等常绿灌木,这样既不影响居民冬季采光,又保证了地表的常绿;在住宅建筑的北侧继续配植诸如女贞、广玉兰、香樟等常绿乔木,配植八角金盘、洒金桃叶珊瑚、珊瑚树等耐荫、喜湿的灌木,这样夏季可遮荫冬季可挡风;在住宅建筑的西侧配植诸如银杏、榉树、女贞等喜光耐旱树种;这样可将树种配植到其最适生境中,提高城市的物种多样性和住宅建筑景观的异质性和美观性。2、建筑组团绿地乔木层和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2000年以上>90年代>80年代>70年代,表明南京市城市绿化建设的成绩是显著的,建筑组团绿地的发展是快速的,但是一些观赏价值高的物种在建筑组团绿地中还没有得到普遍的利用,需要在今后的绿化工作中加以改进。3、总结出花粉致敏性植物的数量特征及季节特征,在建筑组团绿地的规划阶段就应考虑好植物配置,要考虑到植物花粉致敏性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尽量选择那些既美观又无致敏性的虫媒传粉植物和园艺选育的重瓣不产生花粉的观赏品种。对于致敏性较弱而在观赏、生态等功能好的植物,可通过一定的配置措施减小对人体的危害,为城市居民营造出既美观又有健康的环境。4、观赏特性方面,春夏季挂果植物偏少,冬季观花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偏少,乔木层应相应加大观花类植物品种,此外,应有意识根据不同植物的花期搭配延长观赏期。居住社区的绿化水平是体现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之一。而建筑组团绿地是最接近居民日常生活的绿地,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因此,建筑组团绿地的建设对改善整个居住区的生态环境及整个城市的环境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对探讨居住区绿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