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肠易激综合征的五脏整体病理观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hujunmin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肠易激综合征(IBS)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疾病,其病症病因复杂,发病率高,发病机制迄今未明。本研究拟通过五脏整体病理观探讨IBS的病因病机、发病机理、病理变化以及其诊断和防治的理论与方法。方法:本文分为文献整理研究、临床治疗和理论探讨三个部分。文献部分:① 选取古代有代表性的医家,对IBS的主要症状--腹泻、便秘和腹痛的有关医著及观点,及其治法方药进行挖掘和剖析。② 对近现代有关IBS具有代表性的中医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梳理。从国内与港澳台中医杂志中,选取现代医家有关IBS临床报道的典型病例共120例,进行五脏病理与IBS的关系分析统计。理论探讨:用五脏病理规律探讨IBS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及传变规律等,从而提出诊断、治疗和预防的方法。临床部分:主要是在五脏整体病理观指导下对IBS患者辨证治疗和观察。选取从2000年1月到2004年6月本人临床的病例共30例,按病情分为轻症期、活跃期和缓解期,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论:1. 肝气证的出现率最高,病程在一年内出现率高于其他组。2. 脾虚和湿证的出现率也相当高。3. 随着病程的增长,肾虚及血瘀的出现率明显增高。4. 古代医家与近现代医家对IBS的主要症状--腹泻、便秘、腹痛等病因病机的认识基本吻合。5. 脏腑虚是IBS的主要病理变化。6. IBS是从所病的脏腑开始传变,久病久虚会入肾、见瘀。通过挖掘古代医家的论述和治法方药,总结近现代医家对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和经验,从而得出了肠易激综合征的五脏病理变化特点,肠易激综合征的传变与转归规律。在五脏整体病理观指导下进行了临床实践验证。因此得到启示,用五脏整体病理观进行辨证更为准确,更具个体化,治疗效果更好。由此可以制定治疗的对策,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和体质制订预防措施。
其他文献
目前,高度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生活在建造现在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非物质社会的同时,也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革及人们观念的大动荡。文化传统的三维性是现代艺术设计顺应信
中国共产党1921年成立,走上政治舞台,走到舞台中央,并长期担任主角、领衔主演,不是偶然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检验政党的唯一标准。中国共产党90年光辉实践雄辩地证明
文章根据轴上的Von misses应力分布进行轴的设计。设计有一个计算程序,可以保证用户输入的变量在所求的范围内。同时,当输入变量超出范围时,可以提醒用户变量输入有误。该程
近年来,随着电力企业市场化的不断完善,电力行业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在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用电检查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其不仅能够更好的维护电力资源的安全,而且对电网稳定
通过运用POVCAL软件,测量了1999~2008年我国城乡总体、城镇内部和农村内部的贫困度指数和基尼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现行财政体制下,财政的再分配政策没有对城乡居民收入
通过构建博弈论模型,分析了经济危机下信贷紧缩发生的机理,进而分析了国有经济在应对信贷紧缩中发挥的作用。比较了2007年危机下美国和中国的信贷紧缩情况,对博弈模型的分析
灰色GM(1,1)预测模型和三角残差修正技术相结合能够显著提高预测精度。中国年煤炭消费量预测实验结果表明,TGM(1,1)模型较传统GM(1,1)模型具有较高的灰色预测精度,短期内煤炭消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