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高度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生活在建造现在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非物质社会的同时,也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革及人们观念的大动荡。文化传统的三维性是现代艺术设计顺应信息时代数字化的生存方式,它随着社会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改变也经历着“质”变:由重视逻辑和理性的思维方式,进而演变为追求一种富含感性色彩的思维方式。情感的不确定形式使设计产品迅速向艺术产品靠拢,艺术设计也成为连接着与“物质”打交道的科学领域及与“精神”打交道的艺术领域的边缘科学。维持现代艺术设计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保护不同民族的人文要素。然而,赋予设计产品以人文要素的内涵决非简单照搬几个传统纹样就可以的,而需要广泛深入的进行研究。 本课题从研究不同的设计形式中所体现出来的人文要素出发,探求一般性理论规律,再用来探询在信息时代设计中如何继承和发展人文要素,使之游刃有余。反之,通过对以上问题研究的客观思考,提出一套有理论性,学术性价值的在新的信息时代设计的思想,观点和设计方式。同时通过对当前信息设计案例的分析,比较其优缺点取其精华,由点及面,进而透过当前信息设计中所表现的人文化因素的情况,引起学界更深一层的思考。另外,初步提出完整的理论构想与方法体系,供设计者研究和探讨。 本项目拟采用的具体研究方法如下: 演绎方法:通过对过去和现有设计手法的分析以及设计中所体现出来的人文要素的研究,着重发现两者相互作用的关系,寻找之间的潜在规律性。以及影响变化的矛盾和动力。 类比方法:对中西方独特的文化背景、艺术语言、艺术风格、审美情趣以及本国历史不同时期的演变发展进行比较分析。借鉴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知识,结合实际情况,以达到设计人文化的目的。 因此本文在第一部分从设计形态的演变过程中去发现人文要素的成分,找出两者的内在联系和外在表现形式;第二部分探讨传统设计形式中人文要素表达意义的手法及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结合现在信息设计环境下,人文要素的新的体现方式和意义,提出对信息设计时代应注入的人文要素及对其表现方式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