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10年来,我国一些高质量的普通高中已开始了学分制管理的探索,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这些学校学分制实验如火如荼地展开时,学界对普通高中实行学分制的探讨和研究近乎空白。因此,本文的选题是针对这一缺失提出的。 本文将学分制定位为:以选课制为前提,用学分为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单位,并以修满规定的下限学分为学生获得毕业资格的基本条件:结合弹性学制、学分互认制度等相关制度的弹性课程管理制度。 学分制诞生于高等院校,从产生以来,自始至终都是为了打破传统课程管理制度的束缚,培养和发展学习者的个性。学分制被移植和应用到高中教育中是有其深刻的历史与教育发展背景的。学业成就机会平等、尊重个性的教育理念,以及由此带来的课程多样化追求是学分制引入中等教育,并且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而选课制以及单轨制学校体系的建立和发展,都为学分制在高中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本研究是一项非介入性研究,采用比较法和文献研究方法。一方面,对学分制在美国中等教育中的产生和运用的制度背景与哲学内涵进行深入的考察和理解,探询几个国家教育系统使用学分制对高级中学进行管理的共同特征,揭示趋同的国际趋势。另一方面,将国内外高中学分制政策与实践进行比较分析,并剖析当前我国学校学分制实验的经验与问题。指出在现有的课程结构框架和配套制度不完善情况下,实验学分制的学校大部分是将学分制作为学生鉴定性评价的一种手段,没有充分发挥学分制管理的优势。 在分析基础上,研究建构了针对我国在课程政策层面实行学分制的要素,并对我国普通高中在学校管理层面实行学分制提出建议。提出在政策层面上除了需要对高中毕业最低学分及学分结构进行统一规定并与认定,并建立学校之间学分互认制度外,建立多样化的课程结构,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自主权,优化外部评价,都是在政策层面实施学分制的前提和条件。而学校管理层面上,实行学分制管理意味着学校必须构建必修课、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结构,建立选课指导制度,引导学生形成有个性的课程修习计划,乃至修订新的相关管理办法。采用这些弹性的课程管理办法才能从制度上实现高中课程的选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