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酸改性和金属元素改性对Y型分子筛脱硫性能的影响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tianxiaowei2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来源于石油苯和焦化苯。在石油资源日渐紧张和苯需求量不断增大的态势下,储量相对丰富的焦化苯资源愈来愈受到重视。但焦化苯中杂质含量高,需进一步加工除杂后方能作为原材料使用,所含杂质中,噻吩与苯的物理、化学性质十分相似,非常难脱除,且少量噻吩的存在就会严重影响苯的后续利用,因此必须将焦化苯中的噻吩进行深度脱除。目前,因受到化学反应平衡的限制,工业上精制焦化苯的硫酸酸洗法和催化加氢法均无法实现噻吩的深度脱除,需要辅以其它方法。选择性吸附脱硫法具有脱硫精度高、反应条件温和、能耗低、操作简便、投资成本少、污染环境小等优点,成为一项极受关注的脱硫技术,该技术的核心是制备吸附量大、选择性好的吸附剂,而表面酸性和金属元素的存在对吸附剂的脱硫性能有很大影响,本文拟将基于脱硫机理对吸附剂进行表面酸改性和金属元素改性,以深度脱除焦化苯中噻吩,达到原料用纯苯对噻吩ppb级含量的要求。首先,以不同浓度(0.05、0.10、0.30、0.50、0.70、1.00mol/L)的硝酸铵溶液对NaY分子筛进行酸改性,得到一系列HY吸附剂(HY005A、HY01A、 HY03A、HY05A、HY07A、HY10A),采用NH3-TPD、Py-IR考察了吸附剂表面酸量、酸强度及酸类型的变化,结合吸附剂对噻吩和苯的吸附实验结果,探讨了表面酸性对吸附剂吸附苯、噻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硝酸铵溶液浓度的增加,所制得的HY吸附剂表面的总酸量、中强酸酸量、B酸和L酸量均随之增加;吸附剂HYloA表面中强B酸酸量最大,脱硫性能也最好。在HY10A吸附剂的制备过程中,当焙烧温度从300℃升高至750℃,由于B酸向L酸的转变,吸附剂的脱硫效率逐渐降低。在上述基础上,比较了酸改性、金属元素改性及酸和金属元素的逐级改性所制得的吸附剂的脱硫性能,结合对吸附了噻吩的吸附剂的TG/DTG和FTIR分析,结果表明由于质子酸和金属元素的协同作用,经过酸和金属元素逐级改性得到的MHY型吸附剂的脱脱硫性能较单独酸改性和单独金属元素改性所制得的吸附剂要好。其中,酸和Cu元素逐级改性所得到的CuHY吸附剂的脱硫效果最好,每克CuHY吸附剂在14mL浓度为500mg/L的噻吩-苯溶液中的脱硫效率为61%。
其他文献
通过对各国民法有关保护胎儿利益的规定加以比较 ,我国在保护胎儿利益的立法上应采取个别保护主义 ,即原则上不承认胎儿有权利能力 ,只在若干例外的情形下赋予其权利能力。胎
现代政府管理理念以为公民和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为宗旨,以提高行政效能为目标。近年来社会法制化进程不断推进,民众法律意识日益增强,地税机关作为税收工作主要行为人、
选择采自福建闽南的5个红锥地理种源种子,在福建省华安西陂国有林场苗圃开展苗期物候观察和生长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红锥之间的首次出芽时间和出芽持续时间相差较少,
本文认为 ,互联网时代 ,要利用信息技术改革语文教学 ,首要的是要提升语文教师的素养 ,语文教师除具备传统素质外 ,还应具备网络素养、美学素养和创新素养 This paper argue
针对纤芯折射率分布为倒抛物线型的光纤结构,在光纤的纤芯与包层之间增加低折射率层,构成了改进的新型光纤。该光纤可容纳高阶轨道角动量(OAM)模场,通过归一化截止频率的计算
从21世纪早期教育对师资的要求与需求出发,师范院校应从热爱专业、拓宽知识领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外语教学能力、组织活动能力、体态语言能力和因材施教能力八个方面培
<正>垃圾桶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且必不可少的用品,垃圾桶在日常生活中的有效应用对于生活品质的提高、环境质量的改善乃至城市与国家形象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如今在
会议
目的探讨特异益生菌干预是否可以减少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erennial allergic rhinitis,PAR)发作次数,减轻PAR症状;益生菌抑制PAR发病是否与肠道或全身免疫有关。方法 2013年春
生态哲学以生态学的观点看待世界,又称生态学世界观。它认为,世界是"人—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作为活的有机系统,以整体的形式存在并起作用。生态哲
比较教学法是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比较可以让教师整合课内外资源提高教学效果,也可以让学生在自主鉴赏古诗词时有学习方向。本论文主要是从初中古诗词教学中比较法运用的方方面面举例,系统提出设计方向与策略,希望能给教师们一点古诗词比较教学的思路和方法。全文共分为以下六个部分:引言部分主要论述了选题缘由、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特别阐明了研究的创新之处及研究意义。第一章对比较教学法进行了阐述,主要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