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积极开展社区矫正实践,初步建立了社区矫正制度。上海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逐步形成了符合上海实际、具有上海特色的社区矫正运作模式,即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此模式已成为中国社区矫正的典范之一。从社区矫正的发展趋势看,社区矫正只有在非政府的社会组织、团体、社工和志愿者等共同参与下,真正意义的社区矫正才能得以有效实施。我国由于介于政府和公民个人之间的“第三方力量”薄弱或缺乏,没有现代意义上真正的非政府社会组织,社区矫正政府化、行政化倾向明显,社区矫正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本来的性质和意义,甚至背离了原本的轨道。上海市社区矫正实践中暴露出来的许多问题迫切需要解决,需要结合实践,从理论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共分五个章节,在借鉴国内外社区矫正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对上海的社区矫正进行了总结和反思,指出中国的社区矫正不能成为“政府矫正”,应让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大众广泛、深入的参与到社区矫正中来,政府在社区矫正中的角色定位应是刑罚执行者、政策制定者、服务购买者。并在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几项政策建议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