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利分配是企业的三大财务活动之一,对于上市公司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西方学者们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已经就这一问题展开了相当深入的讨论和研究,产生了许多理论。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解释了股份公司的股利决策行为。特别是MM定理,它证明了在完全资本市场假设、理性行为假设和充分肯定假设的条件下,股利政策和企业价值无关,企业价值只取决于投资决策。这为以后的研究打下了基础,指明了研究的方向。 中国的股票市场正处在发展的初期,各方面的法律、制度尚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同时由于历史的原因,形成了国家股、法人股、流通股等多种形式的股权并存,大部分股权无法流通,仅有少数股权流通的特殊的股权结构。 本文认为影响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第一因素是外部的法规、政策。因为,中国的股票市场定位于为企业筹集资金的单一功能,上市公司也有强烈的资本扩张欲望,常常把股利政策当作资本扩张的工具。例如,利用股票股利扩张股本,利用现金股利达到证监会规定的再融资的条件。在对历年股利分配状况进行统计后可以清晰地发现上市公司外部政策变化对于股利政策的影响。 其次,中国股票市场特殊的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也是极其重要的。本文把特殊的股权结构概括为不流通的国家股和法人股占控股地位。占控股地位的非流通股股东有利用这种特殊股权结构剥削流通股股东的倾向。非流通股股东既可以通过少发放现金股利来增加控制权收益,也可以通过多发放现金股利的方式来侵害流通股东。因为国家股和法人股的获得成本较低,而流通股获得成本较高,所以即便同股同利,非流通股收益率必然大大高于流通股股东。对2000年到2003年数据的回归分析的结果支持了后者,即,非流通倾向于多发现金股利,而流通股股东倾向少发现金股利。同时,回归结果还表明现金股利与当年每股收益、每股可供股东分配利润、货币资金、公司规模正相关,与负债总额负相关。此外,研究还表明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对现金股利的影响是从属于大股东性质这一决定性因素的次要影响因素。 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利用股利决策侵害其他股东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合理的股权结构,虽然可以通过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控、完善分类表决制等办法来减少侵害的发生,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后出路在于改变目前的股权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