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抑郁症患者未接受治疗通常带来慢性、周期性及消极影响,包括家庭及社会功能不良、躯体疾病、自杀意图和自杀行为等(McGorry, Purcell, Hickie,&Jorm,2007; Merry, McDowell, Wild, et al.,2004).除了药物治疗与传统心理治疗,伴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研究者对抑郁症采用计算机化治疗的新模式加以探索,使得这个领域成为当前西方心理治疗研究领域的一个前沿和热点。本研究回顾了国内外抑郁症的病理学理论及治疗相关实证研究,接纳与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ACT)和计算机化心理治疗。然后,采用元分析系统考察了抑郁症计算机化治疗的效果及影响因素;研发了基于ACT的计算机化治疗系统,并考察了对抑郁症的治疗效果及适用当事人的潜在类别最优匹配;用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Latent growth curve modeling, LGM)考察基于ACT计算机化抑郁症治疗的作用机制。本研究的主体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采用元分析与元回归分析技术,考察了抑郁症计算机化治疗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来源于32篇文献,30项RCT研究的40个独立样本满足了元分析标准(N=4795)。研究结果表明:(1)抑郁症计算机化治疗是有效的。其整体效果接近于中等效果量,在青少年群体中效果量较小,而成人群体效果量较大,达到中等效果量;3个月追踪效果量为0.2,6个月追踪效果量为0.15。(2)亚组分析发现,所有亚组自我报告抑郁水平的后测值都有显著下降,但聚合效果量有差异。在抑郁严重程度、招募设置、支持方式和测量量表四个亚组分析中,效果量存在显著差异。在重症抑郁、社区样本、Email支持和采用其他测量量表的亚组中,其效果量显著高于其他分类组。出版年份、脱落率和干预单元数对治疗效果量有一定影响,但这些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着交互作用,得出的结论需要谨慎对待。(3)研究可能存在出版偏差,但很难推翻现有结论。第二部分研发了基于ACT的计算机化治疗系统,并考察了对抑郁症的治疗效果及适用当事人的潜在类别最优匹配。采用校园广告招募的方式,通过施测BDI量表进行入组筛选,招募自评抑郁患者182名,采用随机对照组实验(治疗组95人;等待组87人),自助治疗组完成6单元的自助治疗,每周一单元,追踪3个月后自助治疗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ACT的计算机化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抑郁。与等待组相比较,ACT自助治疗组后测抑郁下降水平显著高于等待组,具有大效果量(d=1.27),3个月后的追踪调查仍然存在中等效果量(d=0.75)。(2)基于ACT的计算机化治疗还可以提升当事人的积极心理健康水平。与等待组相比较,ACT自助治疗组后测积极心理健康水平提升显著高于等待组,具有中等效果量(d=0.59),3个月追踪整体积极心理健康水平差异不显著,但情绪幸福感(d=0.55)和心理幸福感(d=0.54)仍具有中等效果量。(3)潜在剖面分析显示,基线抑郁、外倾性、内倾性、阻抗特质、性格、生物、童年和关系等8个当事人特征可以分为3个潜在类别,分别为高心理反应组(47%)、低心理反应组(37%)和内源性抑郁倾向组(16%)。(4)临床意义上的改变分析显示,高心理反应组治愈率最高,内源性抑郁倾向组治愈率最低,低心理反应组的可靠改变但未痊愈率最高,三组在无可靠改变率上无显著差异,这一结果在3个月后的追踪测量中仍保持一致。第三部分用LGM考察基于ACT计算机化抑郁症治疗的作用机制,主要分析了体验接纳与认知改变的中介效应。采用校园招募自评抑郁患者124名,采用随机对照组实验(治疗组63人;等待组61人),自助治疗组完成6单元的自助治疗。研究结果表明,(1)接受与行动、认知离解和功能失调态度在基于ACT的抑郁症计算机化治疗过程中都发生显著改变,自动化思维的改变不显著。体验回避在抑郁症ACT计算机化治疗中的中介效应显著,而认知改变的中介效应部分显著。(2)接受与行动、回避与融合、认知离解和功能失调态度,在治疗与抑郁症状改变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也就是说,ACT计算机化治疗的作用机制在于接受与行动、回避与融合、认知离解和功能失调态度的改变,从而影响抑郁水平改变。(3)接受与行动、回避与融合和功能失调态度,在治疗与积极心理健康提升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即ACT计算机化治疗的作用机制在于接受与行动、回避与融合和功能失调态度的改变,从而影响积极心理健康水平改变。综合讨论部分强调,在技术上应增加程序设计的互动性与智能性,加强个性化治疗,继续考察在其他人群的治疗效果,进一步探讨ACT计算机化抑郁症治疗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