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育改革广泛推进的当下,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新理念逐渐改变着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样态,以“学案导学”模式、“活动单导学”模式和“问题导学”模式等为基本类型,导学模式不断兴起,而且其有效性运用随之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只有有效地运用导学模式,才能保障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才能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根据有效教学与新课程理念,有效性中学语文导学模式应该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以教师为引导、能够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以“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提高为特征,惟其如此才能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几种基本类型的导学模式在运用中各有利弊,教师们如果不能有效地运用导学模式,尽管付出很多辛苦,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往往会导致无效课堂,甚至打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继而会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和进步。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该不应该运用导学模式,如何运用导学模式才是有效的?当前中学语文教师普遍存在这些疑问,这一课题也正是教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对于这些存在于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疑问,笔者依据有效教学和新课程理念,对导学模式的几种基本类型进行了利弊分析,并结合调查问卷,研究了中学语文导学模式有效性运用的原则,目的在于为一线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实践参考,为学生的有效学习和健康成长助力。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总体概括该课题提出的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对“导学模式”、“导”与“学”的概念做了界定,并分析了导学模式的演进和中学语文导学模式的现实性与可能性,其中的现实性具体指中学语文导学模式运用的现实必要性,而可能性则具体指中学语文导学模式运用的理论支撑。第三章从有效教学理念与新课程理念的角度出发,对中学语文导学模式有效性运用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包括: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体现语文学科的本性;“听说读写”综合能力提高为表现特征。第四章是基于教育观察与调查问卷,对中学语文导学模式展开的利弊分析,主要涉及“学案导学”模式、“活动单导学”模式和“问题导学”模式等三种基本类型,最后进行梳理比较与综合分析。第五章基于三种导学模式运用中的利弊分析,对中学语文导学模式有效性运用原则进行探究,主要包括中学语文导学模式的借鉴意义、中学语文导学模式的有效性运用原则与总结反思,其中中学语文导学模式的有效性运用原则包括学生主体性原则、资源匹配原则、适度导学原则、开放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全面发展原则、师生减负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等。最后为对中学语文导学模式有效性运用的反思: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不存在万能的导学模式,中学语文导学模式的有效性运用需要教师结合自身条件与学生实际,坚持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根本,在此基础上展开的教学才会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