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藻酸钠衍生多孔碳基材料的制备及比电容和吸附性能的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wj8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比表面积高、导电性好、价格低廉且化学性质稳定等优点使得碳材料成为了当下研究最为广泛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和吸附剂材料之一。然而,传统的高比表面积的碳材料孔结构一般较为单一(孔径<2 nm),这阻碍了超级电容器倍率性能的发挥,也影响其作为吸附剂的吸附能力。为提高碳基材料的综合性能以及基于课题组先前研究基础,本论文以海藻酸钠为碳源,氯化钙为活化剂以及尿素为氮掺杂剂,制备了多级多孔结构的碳基材料,考察了相关实验因素的调变对碳材料组成和结构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碳基材料物理性能与电化学性能/吸附性能之间的关联,期望获得一种简单、环保和低成本的高性能多级多孔碳基材料制备方法。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概括如下:(1)分别探究了绿色活化剂(氯化钙)和氮掺杂剂(尿素)的加入量对海藻酸钠衍生的多孔碳基材料物理性能的影响,特别是对多孔碳材料比表面积和孔结构的影响。(2)考察了多级多孔碳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分析并探讨了材料的物理性能与电化学性能之间的关联。(3)考察了多级多孔碳材料作为吸附剂材料吸附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并分析和探讨了材料的物理性能与吸附性能之间的关联。(4)考察了氮掺杂多级多孔碳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分析并探讨了材料的物理性能与电化学性能之间的关联。(5)考察了氮掺杂多级多孔碳材料作为吸附剂材料吸附亚甲基蓝和对硝基苯酚的吸附性能,并分析和探讨了材料的物理性能与吸附性能之间的关联。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得出以下结果/结论:(1)氯化钙加入量对碳材料的结构和性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随着氯化钙加入量的增加,碳材料的无序程度逐渐降低,比表面积逐渐增加,平均孔径逐渐增大,总孔体积和微孔体积则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特别地,材料的孔径分布出现了明显差异。其中,氯化钙加入量最多的SA-3材料几乎没有微孔,主要为10-100 nm的介孔和大孔;氯化钙加入量适中的SA-2材料具有大量2 nm以下的微孔和10-30 nm的介孔;而氯化钙加入量最少的SA-1材料具有部分微孔、2-10 nm的介孔和20-100 nm范围内的介孔与大孔,这表明SA-1材料的孔径分布更为多样化。(2)在氯化钙加入量不变的条件下,尿素加入量也对碳材料的结构产生了明显影响。随着尿素加入量的增加,材料的无序程度、氮含量、比表面积和微孔体积都会增大,平均孔径则在不断减小。此外,该体系中使用氯化钙为活化剂制备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可以有效避免有毒物质的产生,是一条环境友好的制备路线。(3)通过对多级多孔碳材料电化学性能的研究发现,在氯化钙溶液质量分数为1 wt%的条件下制备的SA-1材料具有最佳的综合电化学性能。特别地,由于孔径分布更加合理化,其倍率性能得到了明显提高(在6M KOH电解液中,该材料在100 A·g-1时的比容量为1 A·g-1时的79.5%),高于SA-2材料的57.2%和SA-3材料的46.1%。另外,三电极体系下循环5000圈后,SA-1材料的容量保持率高达99.61%。(4)利用多级多孔碳基材料作为吸附剂吸附水中亚甲基蓝的结果表明,碳材料的总孔体积和微孔体积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效果产生了明显影响。首先,由于SA-1材料和SA-2材料的微孔体积更大,所以它们对亚甲基蓝的吸附量比SA-3材料更大。其次,与比表面积接近但总孔体积更小的氮掺杂碳材料相比,总孔体积较大的SA-1材料(1.51cm~3·g-1)和SA-2材料(1.56 cm~3·g-1)对亚甲基蓝具有很高的吸附容量,分别为662.6 mg·g-1和718.43 mg·g-1。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三种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过程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而且,由于SA-3材料存在绝大部分大孔结构,其达到饱和吸附量用时最短。此外,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是一个自发的吸热过程。(5)通过对氮掺杂多孔碳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发现,在比表面积和孔结构较为相似的情况下,外比表面积越高的材料,比电容越高。外比表面积最高的N-111材料(S外=977.1 m~2·g-1)具有最高的比电容;在6M KOH电解质中,当电流密度为1 A·g-1时,N-111材料的比电容为375.6 F·g-1,高于N-121材料(S外=546.9 m~2·g-1)的301.5 F·g-1和N-141材料(S外=903.3 m~2·g-1)的341.6 F·g-1。(6)利用氮掺杂多孔碳材料作为吸附剂对水中对硝基苯酚的吸附结果表明,虽然三种材料的总孔体积相对较小,但N-111、N-121和N-141材料的吸附量分别达到224.0mg·g-1、231.3 mg·g-1和216.8 mg·g-1,达到较高吸附水平,这可能是氮原子掺杂有利于增强多孔碳材料对对硝基苯酚的吸附能力。动力学结果表明,三种材料对对硝基苯酚的吸附过程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是一个自发的放热过程。
其他文献
圆形支护形式因其结构稳定、变形较小,具有拱效应等特点,使得混凝土能充分发挥其抗压能力,得以广泛应用于盾构施工工作井中。本文选题来源于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在进行圆形盾构工作井设计时,规范中环刚折减系数α的取值难以确定,工程师为了安全起见会使用较低的α值来进行设计;另外规范中的α系数在使用过程中是一个定值,实际由于圆形地连墙自锁效应的存在,α系数应该是非线性变化的。针对这些情况,本文通过实际工程案例
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对数据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卷积码一直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数字通信系统中,在LTE系统中咬尾卷积码也作为信道编码方案之一。而传统译码算法中具有高时延、低吞吐率的特点,且无法做到并行译码。本文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递归神经网络的特点,分别对卷积码的译码性能、并行译码可行性进行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卷积码译码模型。由于卷积码的码字的每
广陈皮(Pericarpium Citri Reticulatae‘Chachiensis’),是产自广东新会地区芸香科植物茶枝柑的陈化果皮,在东亚及东南亚地区被用作高级的食品调味品和传统药材,属药典所述“道地陈皮”。作为天然陈化的产物,广陈皮中具有丰富的细菌群落,是有待探索的功能菌株重要来源。本研究选取了多个厂家多个年份的广陈皮,对其中存在的细菌菌株进行大批量分离、纯化和鉴定;分别从益生菌特性和
加成型液体硅橡胶(ALSR)由于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汽车工业、电子电器和航天航空等领域。然而,由于ALSR的表面能较低,对塑料和金属基材的粘接性能差,大大限制了其进一步推广应用。目前,改善ALSR粘接性能的方法主要有对粘接基材表面进行预处理、在聚硅氧烷分子链中引入极性基团或添加增粘剂三种方法。前两种方法因工艺复杂、施工效率低和对环境不友好而被逐渐淘汰。添加有机硅增粘剂是目前改
近年来,我国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公路运输事业在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发展过程中车辆超载超限问题一直存在。车辆的超载超限运输对公路设施造成严重的损害,使得公路设施的使用年限呈指数形式下降;而超载超限的车辆制动性能差,更容易造成车辆事故,严重威胁了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我国对于治超问题一向积极治理,但传统的人力治超方案效率低下且治理成本高,治理效果不明显。因此,如何高效、安全、准确、低成本的治
方言分类技术能够基于语音内容对音频添加类别标签,帮助构建方言数据集,助力我国方言保护事业,在深入挖掘方言间差异、地域对方言口音的影响等方面有重要意义。传统方言分类方法大量使用音频特征及支持向量机等传统分类器,音频特征设计需要专业的领域知识并会对实验结果产生特定偏向,支持向量机模型容量不足无法对抗复杂场景及强噪音影响。目前在方言分类课题上结合深度学习与注意力的工作较少,因此,本文在此课题上对深度学习
目的:血管平滑肌收缩和舒张功能异常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变化,血管舒缩主要依赖于细胞质中Ca2+浓度变化。在血管平滑肌细胞中,L-型钙通道、钙库操纵性钙通道(SOC)和肌浆网钙通道是引起细胞质中Ca2+浓度变化的主要离子通道。平滑肌细胞SOC钙通道组成及其功能仍存在较多争议,在病理生理条件下SOC通道介导的血管平滑肌收缩具有种属和器官特异性;BTP2是一种有效的SOC通道的阻滞剂,但关于其对血
下肢外骨骼机器人是一种用于辅助人体下肢实现助力运动的智能化可穿戴装置,而人体步态识别是实现外骨骼机器人智能化最重要的技术之一。为了增强人体的行走能力和速度,减轻长途跋涉的疲劳,本文以人体下肢运动学为基础,设计了基于人体步态识别的下肢助力外骨骼骨架结构及多源信号步态检测系统,提出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逆传播(BP)神经网络模型算法,对人体步态数据进行分类识别,搭建下肢助力外骨骼样机实验平台,并完
随着智能安防社区需求不断提升,人工智能赋能安防监控带来新的挑战。海量的监控视频数据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逐渐实现自动化数据分析,大大提升当前安防的监控质量。行人重识别作为视频监控领域的重要应用技术,对于推动安防监控智能化有着重要意义,鉴于其应用价值该技术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大量研究人员的关注,尤其在深度学习技术的推动下,行人重识别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行人重识别的准确率由于视角变化、遮挡、低分辨率等技
近年来,人为富营养化加速和全球变暖加剧了蓝藻水华的蔓延和爆发,对生活和娱乐用水以及人类健康均造成了严重威胁,寻找高效且生态友好性的蓝藻防治方法迫在眉睫。当前,微生物溶藻尤其是溶藻菌已被证明是最有前景的控藻方法。微囊藻和颤藻是蓝藻水华优势藻种,其中,微囊藻发生频率最高、遍布最广、持续时间最长、危害最大。颤藻能够分泌典型的异味化合物和藻毒素,近年来因被频繁发现在养殖水体中占据优势地位而受到广泛关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