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精神方面阐释《黑暗前的夏天》凯特之梦的心路历程

来源 :天津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suwenyin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丽丝·莱辛的很多作品都突出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和自我意识的探索,梦在她的作品中频繁出现,以刻画主人公的精神世界,在《金色笔记》和《简述下地狱》等作品中均有所体现。这表现出莱辛对于用梦来表现主题的偏爱,在《黑暗前的夏天》中尤其如此。很多心理学家都对梦做过阐释。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梦可以反映现实生活。但荣格认为梦是对现实的补偿,在某种程度上具有预见性,暗示了人们可能采取的行动。阿德勒也认为梦具有补偿作用。但他认为人做梦的目的是为了形成某种情绪,来支持他的生活模式,尤其是为那些违反常识的行为提供依据。按照阿德勒的理论,梦在某种程度上与现实相对,成为现实的悖论。而且梦本身就是神秘的,至今没有人能给出确切的解释。但同时梦也给人们带来希望和充分的想象空间。特别是在文学上,梦丰富的象征意义赋予一部文学作品多样的阐释。因此,本文认为梦作为整体意象,既表现为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通道,也无可避免地使其自身成为一个神话;或者说,梦既是通往现实的途径,又是现实的悖论。作为现实的反映,凯特的海豹之梦反映了她的生活和她的内心世界,并且指引她完成自我追寻的过程。但是作为现实的悖论,她的海豹之梦只能为她提供心理和情感上的补偿,来帮助她实现自我需求和现实之间的平衡。《黑暗前的夏天》讲述的是中年妇女凯特如何走出由年龄引发的精神危机的过程。文本中呈现了凯特的现实之旅、梦中之旅和她的心路历程。凯特的现实之旅是一个从走出家庭到回归家庭的循环。她的梦中之旅从发现海豹到把它送回大海。她的心路历程则由开始的疯狂和崩溃到重获自我。本文主要关注的是通过对梦的理解来分析上述三个旅程从而达到对文本的阐释。在本文中,笔者将分析海豹之梦及梦中意象的象征意义,并将指出凯特的海豹之梦既反映、引导她的现实生活,成为她的无意识心理的出口,又因梦境自身的神秘性质而成为现实的悖论。因此凯特以海豹之梦贯穿始终的自我追寻只能在梦境中得以实现。在现实生活中,她的追寻仍会继续,直到生命的尽头。
其他文献
目前在欧洲、亚太与日本的手机内置蓝牙模块已趋普及,同时计算机外围设备也是厂商急欲发展的市场,从NB、PDA到鼠标、键盘,甚至打印机等,都可望通过加装蓝牙模块来施展无线的
自进入工业化以来,工伤事故就一直伴随着人类的生产活动。如何救济工伤职工,始终是理论和实务部门研究的重要内容。从最初在传统民法的侵权行为法范围内寻求权利救济至今,工
“小国寡民”思想在《老子》一书中只有很小的一段论述,但历来却是人们谈论——主要是批评——的对象。它当然不会是老子无意之中的偶然一提,结合《老子》的思想核心——他对
坐落于上海浦东大道的上海横河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上海横河)是横河电机株式会社集测量仪器销售、技术支持、售后服务以及软件开发为一体的独资企业,不仅向中国用户提供横河电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