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配模式对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hard_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世价值的幸福包罗万象,但和谐婚姻关系带来的幸福始终被看作为家庭和社会个体的幸福的基础条件。糟糕的婚姻不仅可能带来家庭的不幸,还会导致个体幸福感的大大降低。这是由于作为个体活动的婚姻的缔结不仅是社会关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还是组建社会基本设置中的重要环节。社会的复制与再生产正是借由夫妻双方婚姻关系的缔结,将男性和女性相互匹配来得以完整的。婚姻既在社会秩序的维稳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又对处于婚姻关系中的男性和女性提升与改变幸福感影响斐然。在人类长期的婚姻生活中,婚配模式对婚后生活质量具有深刻而长期的影响。夫妻双方在缔结婚姻关系伊始,就形成了静态而固定的婚配模式,开始朝暮相处的夫妻生活。婚配模式是婚姻正常运行的基础和载体,婚配模式的不同类型会对婚姻生活中的幸福感有不同的影响。
  本文旨在分析夫妻双方在婚配模式上的选择对其幸福感的影响,并试图检验这种影响是否存在性别差异和城乡差异。在文献梳理过程中发现,研究者对某一特定人群或特定指标的婚配模式的研究较多,就婚配模式和幸福感两者的关系而言,现有的研究也多是着眼于同一质型婚配模式或某一指标婚配模式,而对不同质型婚配模式对幸福感的影响缺少综合分析和比较,因此,本文试图从收入和教育两个维度来研究婚配模式,综合考察婚姻市场的匹配模式,再经过对心理学领域的幸福感概念解释的梳理基础上,选择本研究的幸福感测量指标,细化分析不同婚配模式对夫妻双方幸福感的不同表现。根据研究目的,本研究利用stata软件建立oprobit模型从婚配模式的角度来对夫妻双方的幸福感进行解读。
  本文主要从六个章节来展开研究,包括引言、文献综述、理论模型、数据来源与变量测量、研究结果和结论与建议。第一章论述题目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介绍文章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第二章界定核心概念,并对国内外关于婚配模式和幸福感的研究进行梳理,并对相关研究进行文献总结,第三章对有关婚配模式和幸福感的主要理论成果进行梳理,构建本研究的理论框架。第四章主要涉及数据来源,主要变量说明和所有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第五章对婚姻市场的匹配模式进行描述,建立oprobit模型以分析婚配模式对夫妻双方幸福感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从性别的角度来看,不同性别是否有不同的表现?从城乡的角度来看,同性别的幸福感是否具有不同的表现。第六章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总结本研究的结论,提出合理建议,指出本文的研究不足之处。
  本文主要得到以下几点结论:第一,大多数人会选择条件与自己基本一致的配偶,所以同质婚在样本的婚配选择结果中占到了一半以上,但是男女在对向上婚和向下婚选择中存在明显差异:男性选择向上婚的比例远远低于女性;在向下婚中,男性比例又比女性要高。第二,将婚姻市场的匹配结果与幸福感结合在一起发现,向上婚相比于同质婚能够显著提高夫妻双方的幸福感。第三,男女在不同的婚配模式下所感知的幸福感差异为:相比于同质婚,女性在向上婚的情况下能够显著提升自己的幸福感。对男性而言,与同质婚相比,不论是向上婚还是向下婚,对幸福感的影响都不显著。第四,在农村样本中,向上婚对女性幸福感的影响显著,但是在城镇女性样本中,这种影响并不显著:城镇男性向上婚会降低自己的幸福感,但是在农村男性样本中,这种影响并不显著。
  上述结论带来的政策启示主要在于:首先,发展教育,提升男女的受教育程度,增强社会性别平等化观念。发展教育是增强社会性别平等化观念的根本途径。一方面,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会有效改善其家庭经济地位,使女性在家庭中拥有更多的权力,从而推动家庭中的性别平等化。另一方面,男性教育程度的提升,会促进“男性本位”传统家庭观念的改变,从而使男性在婚姻生活中更尊重女性,也增加了男性对婚姻包容度,提升夫妻间生活的婚姻质量。另外,社会还应构建和谐包容的社会氛围,减少歧视,而政府应该在此起到先锋引领作用。
其他文献
偶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对人类生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偶像颇受大学生的关注与喜爱,部分大学生表现出对偶像的崇拜。然而,部分大学生在崇拜偶像的过程中,出现过于对偶像身体形象的关注、对网络媒介的深度依赖和道德素养的缺乏等问题,对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对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适时地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变化,帮助其正确的看待偶像的正反面,从而促使其树立正确的偶像观。  本文
学位
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重家爱国精神的历史积淀。家国情怀源起中国传统宗法制度,无论是屈原爱国忠君的执念,还是杜甫国破山河在的悲鸣,都是家国情怀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表现。家国情怀不是天然生成的,其内涵包含了个人、家庭与国家三个层面,家国情怀的起点是个人孝亲敬老、兴家乐业的义务,渐次到达济世救民、匡扶天下的担当。当前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阶段,由
学位
20世纪60年代初期,国际上的严峻形势使中国的国家安全和领土主权完整遭受到了威胁。同时国内经济布局不平衡,既不利于经济发展,也不利于防空备战。因此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进行以三线为主的国防建设。  攀枝花钢铁基地是我国三线建设中最成功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建设项目之一。由于建设项目地处中国西南部偏远的川滇交界山区,这里山高沟深,地势险峻,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物资匮乏。所以,能够动员来自全国的
发挥好士官在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是我军基层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个工作最贴近部队基层实际、最具有实践操作性。随着新时代国防与军队建设的稳步推进,士官在基层装备建设、训练管理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已然成为基层建设的中坚力量。发挥士官在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使之与士官的岗位职责、优势地位相匹配,是创新发展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基层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运用
学位
马克思私地悲剧思想是马克思经典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该问题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站在历史的高度,正确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研究马克思私地悲剧思想,有助于更好驳析公有制主体地位由市场决定论、私营经济离场论等错误观点,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论文从马克思私地悲剧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出发,研究了马克思私地悲剧思想的理论渊源和形成过程,较为全面地阐述了马克思私地悲剧思想的主要内容,并研究
高校推进协同育人,汇聚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各要素之间育人的协同合力是当前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大现实任务,这一任务要解决哪些具体方面应该做到协同、如何有效开展协同等问题,从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针对性和亲和力。因此,本文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学和其他学科理论资源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和调查研究法等方法,研究国内外高校协同育人的现状,发现目前学术界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在此
学位
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出访非洲,首次提出“正确义利观”的价值理念,即在对外交往中应该坚持以义为先、义利兼顾、互利共赢的原则。此后,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等相关报告、讲话和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提到“正确义利观”。“正确义利观”已经成为中国外交理念与实践中的一个专有名词,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正确义利观”的系列重要讲话归纳其所特
学位
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对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成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全面从严治党是一场伟大的自我革命,必须落实到每一个支部和每一名党员,实现全体党员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大学生党员不仅是大学生群体中的骨干力量,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新鲜血液,全
榜样文化是每个历史阶段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并在各个时期都发挥着道德感召、价值引领、精神激励和行为示范的作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榜样文化建设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任务与要求。明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榜样文化的内涵、特征与价值等基本问题,创新榜样文化建设路径,充分发挥榜样模范的引领示范作用,使榜样的先进精神力量转化为促进社会进步发展的“正能量”。这不仅是新时代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