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背景下,我国面临着区域协同发展、生态经济协调以及转化经济增长动力的巨大挑战。这对我国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为缓解生态经济矛盾,促进区域协同发展,本文以产业生态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产业生态经济系统是指在多个区域范围内,由相互作用关系的产业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旨在产业的生态、经济价值高水平协同创造。它是区域生产要素高效配置与产业发展的生态、经济空间协同的整合,是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外在表现和内在机制的统一。目前,区域间生态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我国产业生态经济系统高效运行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研究产业生态经济系统跨区域协同优化,对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产业生态经济系统跨区域协同发展内涵的基础上,首先基于空间异质性,从多个维度分析我国产业生态经济系统跨区域协同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解析产业生态经济系统跨区域协同发展的内在动力。最后,对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跨区域协同发展进行优化。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首先,对我国产业生态经济系统跨区域协同现状进行评价研究,在界定产业生态经济系统跨区域协同发展内涵的基础上,从经济增长、环境技术效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区域发展水平均衡和区域发展效率均衡五个维度构建评价体系,在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承载差异的基础上,对我国产业生态经济系统跨区域协同发展程度进行整体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十五”规划和“十一五”规划期间,我国产业生态经济系统发展不平衡,发达组与不发达组间,优化开发组与重点开发组间在区域发展水平、区域发展效率差距较大,经济发达组和优化开发组内部的差距也较大;经济发达组和优化开发组的优势显著。在“十二五”规划期间,我国产业生态经济系统跨区域协同发展的整体开始转好,区域差距有收窄趋势,生态经济跨区域协同发展潜力巨大。其次,分别在空间异质性和产业异质性背景下,研究了我国产业生态经济系统跨区域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将空间溢出效应和区域异质性纳入环境影响评估框架,通过分解产业结构和技术效率的内涵,构建具有显著优越性的空间计量模型。从产业异质性的角度,构建多种的生产前沿,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全面测算及其分解,深入揭示绿色经济增长的源泉。这些模型考虑区域关联性和异质性、产业异质性等问题,更符合客观实际,使得估计结果更为准确可靠。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向服务业转型、产业结构向高技术方向升级、技术效率改进和技术进步都会促进产业生态经济系统跨区域协同发展。中国工业行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差异较大,具有低污染高技术特征的行业是技术引领者。工业的技术进步很快,逐渐成为促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低技术行业和高污染行业与共同前沿技术的差距在持续扩大。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技术效率的提升是产业生态经济系统跨区域协同发展实现的主要动力。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要素禀赋比较优势下的跨区域产业分工优化。将生态环境因素纳入跨区域产业分工优化的研究框架,避免区域发展的锦标赛模式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化解生态经济冲突。针对不同生态、经济特征的产业和区域,在考虑要素禀赋比较优势下,引入生态、经济等多维度发展目标,建立数学规划模型,通过跨区域产业重新布局,促进产业生态经济系统跨区域协同发展。研究结果表明:与只注重经济效益或者生态效益相比,在经济与生态平衡发展目标情景下,经济产出、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相对最优,资源消耗强度和污染排放强度最小。在经济生态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生态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约束,同时还应该作为发展的目标。为了实现跨区域协同发展,在整体区域范围内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合理分工,提高各区域生产率,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协同发展的格局。最后,研究了产业生态经济系统要素流动配置优化。将区域间产业关联因素纳入要素流动配置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探寻产业生态经济系统跨区域协同优化的路径。通过分析劳动、资本、技术等流动配置,提升劳动力、资本等传统有形要素的配置效率,也提升知识、技术等要素的效率,实现产业生态经济系统跨区域协同发展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研究结果表明:在区域自身的发展需求、生态承载力约束下,兼顾公平和效率的要素配置模式,更有利于跨区域协同发展的实现。在此模式下,区域的经济生态总量指标和效率指标较理想,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较快,进而缩短跨区域协同的实现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