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结直肠癌(CR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率较高,复发和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原因,需要发掘新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判断的分子标记物。研究目的明确张力蛋白4(TNS4)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初步探讨调控其基因表达的表观遗传学机制;探讨TNS4表达的临床意义以及是否可作为结直肠癌预后判断的分子标志物。实验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免疫印迹技术检测139例CRC组织和其中95例配对组织的TNS4蛋白表达,部分标本应用逆转录PCR(RT-PCR)方法检测mRNA的表达,同时检测27例腺瘤组织中该蛋白的表达。免疫印迹法及RT-PCR方法检测15株结直肠癌细胞中该蛋白及mRNA的表达。分别用亚硫氢盐修饰后克隆测序法(BSP)和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结直肠癌细胞和组织的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对术后患者随访,收集患者复发、转移和生存情况,采用单因素卡方分析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实验数据与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Kaplan-Meier方法及Cox回归模型进行生存分析。实验结果散发性结直肠癌组织中TNS4蛋白表达阳性率(91/139例,65.5%)显著高于其在配对的瘤旁对照组织(5/95例,5.3%,P=2.15×10-14)以及腺瘤组织(10/27;例,37%,P=0.009)中的表达;TNS4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也显著高于配对瘤旁组织(9/16例vs 0/25例,P=8.30×10-7)。在人结直肠癌细胞系中,TNS4蛋白的表达与其启动子区-136-+49区域的低甲基化状态显著相关,而CRC组织中的甲基化状态和去甲基化状态都存在。TNS4蛋白表达和肿瘤的临床分期显著相关,其中Ⅰ期TNS4阳性率为34.8%、Ⅱ期阳性率为55.3%、Ⅲ期阳性率为76.6%、Ⅳ期TNS4阳性率为95.2%。随着分期的增加,其阳性率呈增高趋势(单因素分析P=5.26×10-5,多因素分析P=4.38×10-5);有淋巴结转移的CRC组织中TNS4蛋白表达率显著高于没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81%vs 53%,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为P=0.001);术前有肿瘤远处转移的CRC组织中TNS4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术前没有远处转移病例(95%vs60%,单因素分析P=0.001,多因素分析P=0.014)。TNS4阳性的患者发生术后远处转移的危险性比不表达TNS4蛋白的患者高14.9倍,95%可信区间(1.932,114.797) (多因素分析P=-0.01)。TNS4表达阳性的患者累积生存概率比TNS4表达阴性的患者差(P=0.007)。Cox回归显示TNS4蛋白可能是Ⅰ-Ⅲ期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尚未没有达到统计学显著性(P=0.185)。实验结论TNS4蛋白与mRNA在CR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增高,基因启动子区的低甲基化状态可能是导致TNS4蛋白表达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之一;在CRC中TNS4蛋白表达与患者预后不良有关,TNS4蛋白可能是一个新的判断CRC患者预后的分子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