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评价改革是教育评价改革的核心,而评价标准的制定是改革的首要问题。当下的学生评价改革,在评价标准制定的问题上围绕“学业”与“素质”展开持久的论争,而缺乏对评价标准的价值基础进行深入研究。因此,本研究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何为学生评价标准的价值基础?并且尝试把该问题上升到哲学层面予以反思,从而为学生评价标准整理出一幅清晰而完整的价值地图。
通过对核心概念的分析,本研究把学生评价标准的价值基础理解为评价标准的价值取向与作为评价标准依据的价值观念。学生评价标准是衡量学生发展变化程度及其价值的一套具体化的、情境化的规则。不同的学生评价标准在价值上表现出不同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即价值取向。而价值取向源于某些作为选择参照系的价值假设和价值规范,即价值观念。从价值观念到评价标准构成学生评价标准的生成逻辑。在对学生评价标准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本研究分析了不同类型标准的价值取向。由于不同价值取向源于一定的价值观念,本研究结合学生评价实践对其进行了进一步分析。
一、学生评价的评价对象是有指导、有意图、有组织的学习行为所引起的学生发展和变化,即学习成就。学生评价标准的意义在于阐明“用什么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就”、“哪些是学生的学习成就”、“如何评价学生学习成就水平”三个基本问题,使评价者和接受评价者能够合理、有效地达成特定的学生评价目的。对上述三个问题的回应分别引申出三种类型的学生评价标准,即内容标准、表现标准、成就标准。三者构成学生评价标准的完整体系。
二、内容标准是界定学生评价中学生学习内容的评价标准。受教育目的的影响,内容标准的价值取向主要是国家主义、精英主义和学业主义。内容标准一方面体现了国家利益至上的倾向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社会精英阶层对教育的价值诉求,而其形式则主要以学业为主,倾向于把学生评价窄化为学业评价。
三、表现标准是界定学生评价中学生学习表现的评价标准。受有关身心结构以及影响学习表现因素认识的制约,表现标准的价值取向主要是绩效主义、重智主义以及生源决定论。表现标准一方面由于追求绩效而导致“失真”和“异化”的现象,另一方面由于把学生的智力表现放在优先地位而忽视了学生其它学习表现的评价,以多元智能作为评价标准亦可能导致此类问题。此外,生源决定论的三种价值假设,即个人天赋决定论、家庭环境决定论、学校声誉决定论,使学校对不同学习表现的重视程度也有所不同。
四、成就标准是判断学生评价中学习成就水平的评价标准。受不同社会体制的人才观影响,成就标准的价值取向主要是选拔型取向、测量型取向、真实型取向。选举社会崇尚通过选拔评价学习成就,竞赛隐喻及其人才假设是选拔型取向的理论基础。工业社会采用量化和标准化方式评价学习成就,生产隐喻及其人才假设是测量型取向的理论基础。人本社会以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水平评价学习成就,旅行隐喻及其人才假设是真实型取向的理论基础。
五、学生评价标准的价值取向源于价值观念。价值观念之间的分歧,影响着人们在评价标准上的看法。这些价值观念以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形态而存在。功利价值观和博雅价值观的冲突在于应以职业预备还是个人完善作为学生评价标准的优先目的。管理价值观和发展价值观的分歧在于学生评价标准应以管理者的需要还是利益相关者的需要(主要是学生的发展)为重。科学价值观和人文价值观的争论聚焦于学生评价标准应坚守价值中立原则还是价值关联原则。一元价值观和多元价值观的矛盾则集中于制定普适的抑或多元的学生评价标准问题上。
针对价值观念的分歧,在制定学生评价标准的问题上需要达成“价值一致”。要达成价值一致,首先必须在诸种影响评价标准价值取向的价值观念中进行选择,然后再以经过选择的价值观念作为制定评价标准的依据。从学生评价的实践来看,达成价值一致大致有三种基本的路径选择方式,即强制性的价值选择、竞争性的价值选择和协商性的价值选择。对于三种价值选择路径的运用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思维方式上从“方法中心”到“问题中心”的转变;二是在评价跨度上从“阶段评价”到“终身评价”的转变;三是在价值追求上从“同而不和”到“和而不同”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