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交易所交易基金的产品设计及其在我国发展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kl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实践证明,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市场有效性较高的情况下,多数积极型股票基金的业绩都低于同期市场指数的表现。与海外市场一样,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业绩也不尽如人意,近两年投资者普遍反映“只赚指数不赚钱”,现有的证券投资基金中只有少数基金的表现不低于相关指数,但基金的绩效稳定性不显著,也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时机选择能力和证券选择能力,因此投资者选择基金的难度不断增加,投资者希望找到一种投资工具,能通过其简单便利的一次性交易来实现对一揽子股票组合的投资。但由于封闭式和开放式基金各自存在不足,客观上需要出现一种新的产品能弥补两者的缺点,并能很好地满足市场的投资需求。与此同时,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务院于2004年1月31日发布了《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强调要充分认识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重要意义,指出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因此,投资指数衍生产品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分享经济成长正是在这样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应运而生。我们知道,市场是由投资者、交易者和投机者组成的。在ETFs产品产生之前,短期交易者和投机者的频繁交易活动使长期投资者承担了更高的税费成本,对长期投资者的利益构成了损害;而在ETFs产品产生后,长期投资者的利益就不再受上述短期交易活动的影响了。因为当ETFs的二级市场交易价格与基金净值产生差异时,即出现溢价或者折价时,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间所出现的套利机会将引发投资者不断地进行套利,这将逐步减小其套利空间,直至二级市场交易价格与基金净值最终基本一致,正是由于二级市场的连续定价机制以及套利机制使ETFs的市场价格相对公平,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 <WP=4>我国市场是个初级市场,整个市场环境都与成熟的市场有很大的差距。推出ETFs所要求的“软环境”还需逐步培养,但同时我们不可能等待一切条件完备后再来开发金融产品,因此应在博弈和互动的过程中创造ETFs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和条件,适时推出ETFs以满足市场投资的需要。ETFs是一种投资组合证券化凭证,其交易方式与一般股票无异,可在证券交易所买卖。投资者于一级市场支付指定的投资组合,申购创设出新的ETFs凭证;也可采用赎回方式,缴回ETF凭证,换取指定的投资组合;同时投资者可将ETFs在二级市场流通交易,故ETFs又具有资产证券化的特征。ETFs产品确实比以往的产品简单,也更实用,主要体现在产品设计的结构上。因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拟从ETFs产品发行方式、创设赎回方式以及套利机制等角度出发,对ETFs的产品设计作一初步研究,结合在我国发展的可行性讨论,以期在我国发展ETFs的进程中能有一定的实践意义。通过对这一选题的研究,有利于对ETFs 的理论加以深化,并有助于研究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中,不同的法律框架下,不同国家如何发展ETFs,如何设计适合自己的交易规则和运行机制。因此,在我国发展ETFs的初始阶段,借鉴世界各国经验,结合国内的法规环境及市场结构等情况,进行产品的整体规划开发,以减少探索时间,增加市场信心,确保ETFs成功设立和健康发展,这就是本文拟达到的研究目的。二、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在围绕这一选题进行资料搜集和初步研究过程中,笔者阅读了大量的有关ETFs的文献和资料,可以说,前人有不少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如何承认和继承前人的有益成果,如何使自己的研究有所创新和突破,是笔者经常思考的问题。对“试论ETFs的产品设计及其在我国发展的可行性研究”的展开,本文是按以下基本思路进行的:从ETFs的产生背景及其与其他<WP=5>的投资工具相比所具有优势的介绍入手,旨在对这个新的金融衍生产品有一个较为系统而深入的认识。随之着重论述了ETFs产品设计的各个方面,分析比较了国际运行成功经验,结合实际情况,讨论了我国发展ETFs的产品设计方案及其套利机制。然后分别从必要性、市场条件和制度条件等角度论证了在我国发展ETFs的可行性,其中主要讨论了在我国目前的经济背景、法律框架下发展ETFs所面临的障碍。最后,笔者对ETFs产品设计中所涉及到的跟踪指标选择、投资管理策略、衡量标准、市场效率以及投资ETFs可能带来的风险等方面作了进一步阐述,并在比较另一个类似 上市开放基金LOFs基础上,指出未来有待更深入研究的问题。在本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方面,笔者坚持以马克思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为指导,坚持历史归纳法与逻辑演绎法的统一,坚持实证经济分析法与规范经济分析法的统一,坚持定量分析法与定性分析法的统一,坚持宏观经济分析法与微观分析法的统一,坚持一般分析法与样本分析法的统一。论文中,分析了ETFs的历史背景、国外运行的成功经验以及论证了该产品在我国发展的可行性,这是笔者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体现。就其他具体研究方法而言,笔者在统一的基础上有所偏重,与历史归纳法相比,侧重逻辑演绎法,这在各章中都会得到充分的体现;在结合定量分析法,本文侧重其方案的理论研究,这在第一章至第三章有所表现,除了侧重理论研究
其他文献
人类行为是影响传染病传播的重要因素,通过改变目标人群的特定行为,可以有效降低疫情扩散的风险。为指导成员国在疫情防控中开展行为干预工作,世界卫生组织(WHO)编写了《行为
粮食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中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也是粮食生产与消费大国。中国以占世界9%左右的耕地,养活着占世界约22%的人口。因此,研究中国的粮食问题,不仅对中国
1临床资料患者女,75岁,主因牙龈部疼痛15 d,渐进性加重1w来我院口腔科求治.术前常规准备,并给予2%利多卡因3 ml局部注射,牙齿拔落后5 min,患者突然失语,面色苍白,意识丧失,躁
前言 类风湿关节炎(RA)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理改变主要为滑膜组织的增生,炎性细胞浸润以及骨和软骨的进行性不可逆性破坏。其发病机制还不完全清楚。临床上类风湿肺受
背景:脑水肿是脑缺血的主要并发症之一,缺血所致的水肿,常因并发脑疝,或引起中线结构移位,成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一周内的首要死因。脑水肿主要分为细胞源性水肿和血管源性水肿
林可霉素是一种高效广谱抗生素,对组织和细胞的穿透力强,临床上常用于骨髓炎的治疗。目前,在工业上萃取法提取发酵液中的林可霉素因其成本低和操作简单而受到广泛应用。本文针对
明代中后期,随着里甲制度的衰败,由地方绅士和官吏提倡的乡约制度在明代许多地方得到实施,乡约本为以道德自律为目的的民间的自发组织,但到明后期,基层政府大力在地方推行乡
清宣统年间,朝廷曾拨款在青海境内进行垦荒。清廷在青海举办垦务之动议与筹划青海建省有关,光绪皇帝否定了在青海即行设省的建议,采纳了朝臣中暂缓设省、先行试垦的意见,于是
企业战略作为企业经营思想的体现,是一系列战略性决策的结果,它是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在总结历史经验、调查现状、预测未来的基础上,为谋求生存和发展而作出的带长远
研究影视的审美特征,充分发挥这些特征的潜能,是影视作品取得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