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警察同国家一样古老。在早期的国家形态中,各种国家权力融为一体。警察权几乎是国家权力的全部。随着近现代民主法治国家的建立,警察以及警察权的独立价值才得以彰显。警察权因其具有的暴力属性以及广泛的自由裁量空间等特点而被视为一种特殊的行政权力。基于具体职能面向的不同,警察权可以划分为行政警察权与刑事警察权两种类型,在国家权力体系中发挥着预防惩治犯罪、执行国家法律以及公共秩序维护兜底等功能。权力的合理分配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警察同国家一样古老。在早期的国家形态中,各种国家权力融为一体。警察权几乎是国家权力的全部。随着近现代民主法治国家的建立,警察以及警察权的独立价值才得以彰显。警察权因其具有的暴力属性以及广泛的自由裁量空间等特点而被视为一种特殊的行政权力。基于具体职能面向的不同,警察权可以划分为行政警察权与刑事警察权两种类型,在国家权力体系中发挥着预防惩治犯罪、执行国家法律以及公共秩序维护兜底等功能。权力的合理分配和体系建构是其规范运行的前提和基础。警察权科学合理的配置是其规范运行的基础。横向配置是警察权配置的两个维度之一。基于警察权的不同属性,警察权的横向配置又内涵三个层次,其一是警察权作为国家权力的一种在中央国家机关之间的横向配置,其二是警察权作为一种行政权在行政机关体系中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横向配置,其三是警察权在警察机关内部不同机构之间的横向配置。纵观世界各国的警察权横向配置,单一制国家呈现出集中配置的特点,警察权集中于少数几个警察机关。而联邦制国家则表现出更为明显的分散配置特点,警察权分散在多个国家机关之中。集中配置有助于形成警察权的合力,但是权力过度集中导致警察机构臃肿,造成警察权配置不均衡,也不利于权力监督。而分散配置有助于提高警察权的专业化程度,但是容易造成警察职权割裂、警察机构各为其政,不利于形成符合现代化要求的警务体制。两种配置模式各有利弊。而在我国的行政机关体系中,警察权在横向上首先集中配置于公安机关。而警察权的分散配置则主要表现为在其他行政机关中形成的各类部门警察权。我国的警察权在横向配置上兼具两种模式的特点,也同时具有两种模式所诱发的问题。警察权在横向配置上标准与原则不明确导致当前的警种林立和警察机构臃肿。双重领导体制下的行业警察权设置仅具有集中配置的外形而缺少集中的实质,导致警察权部门化严重。而对于行政机关体系中并未配置警察权的机关来说,其职权行使又始终无法完全脱离警察权的强制力支撑,警察权与一般行政权的互动不可或缺。而目前关于一般行政权赖以调用的警察行政协助缺乏规范统一的程序,行政执法与刑事侦查的沟通衔接机制尚不健全,警察权与一般行政权的良性互动存有障碍。警察权的横向配置首先应当明确基本原则。警察权配置应当遵循均衡原则,避免配置过于集中或过于分散。警察权配置应当遵循适当原则,警察机构要与警察职能相互匹配。警察权配置应当遵循法治原则,集中或者分散配置既要实现警察权的功能与作用,更要保证警察权的合法运行。其次,此轮公安体制改革又进一步明确了警察权横向配置的举措。警察权的集中配置首先应当是保持党对警察权的集中统一领导,并且要继续改革行业公安双重管理体制,构建现代化的警务体制。最后,通过规范公安机关对其他行政机关的行政协助程序,公安机关内部与外部的行政执法与刑事侦查衔接机制,实现配置在行政机关体系中的警察权与其他行政机关的行政权良性互动。
其他文献
商鞅变法为秦国富强奠定基础.而商鞅变法的要旨在于“以法治国”,即以“法”替代已经失效的“礼”使国家重归与“治”。具体而言,平王东迁之后,周王室权力日渐衰微,各诸侯国趁机做大,渐成“礼坏乐崩”之势,违礼篡弑不断、兼并战争不绝。因此,稳固君权与富国强兵成为战国时期最为紧迫的政治诉求与改革目标。商鞅“以法治国”以尊君主而任法术为核心,试图以法令为基础规则而重建社会秩序。自东汉以后的历代王朝,凡遇“纲纪废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重大创新。经过几年试点探索,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价值日益凸显。实践经验表明,构建繁简分流、区分对待的多层次刑事诉讼制度体系,符合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规律,也有利于满足当前刑事司法改革的需要。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侦查阶段的适用虽已被纳入规范文本,但相关法律条款笼统模糊,制度运行效果不甚理想,制度适用价值并未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本文从侦查阶段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价值入
法治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权保障呼声的日益高涨,使得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慢慢成为一项国际化普遍存在的司法规则,其最初起源于刑事诉讼领域,旨在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不被警察权所侵犯。随着行政管理行为在公民生活中的扩展和深入,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行为时通过非法方式收集证据从而侵害当事人合法利益的现象日益严重,使得该规则开始推广并适用于行政诉讼领域。行政诉讼就是人民法院审查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活动,
当前,国内外突发公共事件频发,突发公共事件所造成的影响也愈发严重。有学者指出,全球已经进入了“风险社会”,因此,对突发公共事件管理的研究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信息管理是突发公共事件管理的“最前一环”,直接影响着后续政府、群众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态度和应对。政府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信息管理主要包括信息公开和舆情应对这两个方面,故而本文选择从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政府信息公开和舆情应对这个切入点,研究我国突发公共事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要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指出:“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审理者、裁判者要对所承办的案件负责,要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必须赋予其适当的释明权。法官释明权本意在于使不明确的事项变得明确。在两大法系的主要国家法官释明权存在形式上的差别,但在功能和价值上却有共通之处,即追求实质正义与程序正义的统
在传统社会,人们对外在世界的把握主要依靠亲身参与和感知,而在现代社会,媒介平台的发展不仅为社会成员提供了更多获取新闻和信息的渠道,也提高了对社会成员媒介素养的要求。媒介已然成为社会成员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媒介是把双刃剑,社会成员都有提高媒介素养和接受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作为肩负非遗技艺传承与非遗文化传播的重要群体,非遗传承人媒介素养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其对当前媒介环境的认知,影响着其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是我国为保护与救济公益所进行的制度创新与探索,诉前检察建议作为行政公益诉讼的前置性程序,具有便捷高效的结案效率,现已成为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关键环节。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初具模型,规范层面的制度供给不足,理论研究方面法理支撑缺乏,导致诉前检察建议在实际运行中暴露出诸如定性模糊、制发范围争议大以及行政机关接收检察建议后履行职责的判断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因此需要对其进一步健全完善。要
法治现代化在当代中国的兴起有一个重要的标志——开始利用国家法律对婚姻家庭等原本由习俗规范的领域进行治理,彩礼习俗入婚姻法就是一例。同大多数流传至今的传统习俗,彩礼这一婚嫁习俗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社会基础,时至今日,彩礼作为婚嫁程序的一环仍然在农村和城市地区广泛存在。当传统习俗遇到现代治理,如何把握两者之间的张力并调动两者的力量,这是法治社会发展需要正视的问题。在法治背景下,彩礼的处境也越发
行政规范复议附带审查制度是复议机关或者其他有权机关对已作为行政行为依据使用的行政规范进行调查、审理,以确定该规范能否作为行政行为的依据,并对不当的行政规范进行处理的制度。理想状态下,其可为行政复议申请人提供更深层次救济的同时,也可通过处理程序对行政规范进行完善,以实现行政领域的“良法之治”。虽然在制定法层面,该制度早已随着《行政复议法》的制定而得以建立,但由于该法对其的规定过于简单,留下了许多有待
复议机关的共同被告地位问题是行政复议制度和行政诉讼制度衔接领域的重要话题,2014年《行政诉讼法》的修订使得复议机关从原本只在复议改变情形下当被告扩展为在复议维持情形下也必须当被告、并且是与原行政机关作共同被告。复议机关的诉讼地位发生如此变化,值得充分肯定的是立法机关以行政诉讼促进行政复议的积极行动和法治理念,但这样的制度安排是否能够实现预设的立法效果、其本身是否具备充分的法理和制度基础,在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