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叶圣陶作为新文学运动中较早进行创作实践的先驱人物,一直以来凭借其创作的一系列新文学小说作品获得研究者关注。但实际上,这些作品并非叶圣陶小说创作的起点,在此之前,他创作的一批文言通俗小说应被视为其小说创作的源头。由此出发,追溯叶圣陶早期小说创作的始末,不但能够还原叶圣陶早期小说创作的发展演变轨迹,勾勒出其走向新文学的蜿蜒道路,也能够为我们重新认识中国小说的现代转型提供新的启示。基于此,本论文以叶圣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作为新文学运动中较早进行创作实践的先驱人物,一直以来凭借其创作的一系列新文学小说作品获得研究者关注。但实际上,这些作品并非叶圣陶小说创作的起点,在此之前,他创作的一批文言通俗小说应被视为其小说创作的源头。由此出发,追溯叶圣陶早期小说创作的始末,不但能够还原叶圣陶早期小说创作的发展演变轨迹,勾勒出其走向新文学的蜿蜒道路,也能够为我们重新认识中国小说的现代转型提供新的启示。基于此,本论文以叶圣陶早期创作阶段(1913—1918)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同时辅以文本细读法、比较研究法,考察作家创作的历史文化语境与其人生经历、交游情况,对叶圣陶早期创作历程进行较为细致的梳理。在此基础上,立足于文本,探究叶圣陶早期创作的转型性特征。进而,对叶圣陶早期创作转型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叶圣陶早期创作的缺憾与不足,对叶圣陶早期创作转型的独特价值与意义作出合理评价。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论述:绪论部分:该部分首先对叶圣陶小说创作研究成果进行文献梳理和归纳,明确论文的研究重点和研究目标。其次,对论文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说明论文的研究难点和创新点。第一章,聚焦叶圣陶早期创作转型过程,梳理早期创作发展脉络。1913年,叶圣陶“始以文言作小说”,开启其早期小说创作生涯。1914年失业后,叶圣陶走上“卖文为生”的小说创作道路。1915年,叶圣陶任教于上海尚公学校,继续其“卖文为生”的小说创作。1917年,叶圣陶任教于甪直五高,放弃文言小说创作,尝试创作“白话小说”。1918年,小说《春宴琐谭》发表,为叶圣陶走向新文学奠定了一块重要基石。第二章,立足早期作品,探究叶圣陶早期创作的转型性特征。早期创作是叶圣陶走向新文学的预演,其在早期作品中对小人物的关注和对小说创作求真与写实的追求,显示出独特的创作个性。同时,叶圣陶在早期作品中对现代小说创作技巧进行了大胆尝试,积累了现代小说创作的宝贵经验,为实现创作转型奠定了基础。第三章,辩证分析叶圣陶早期创作转型成因。叶圣陶早期创作转型的实现是主客观两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一方面,叶圣陶小说创作转型的实现离不开新文学潮流的推动、白话文教学经验的启发和朋友的引导这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叶圣陶对创作的较高追求,对创作的自觉反思,以及对创作阵营的主动选择是促成转型的内在动力。第四章,总结早期创作得失,对叶圣陶早期创作转型进行恰当评价。一方面,叶圣陶早期创作尚未摆脱旧文学影响,没有坚定自己的创作宗旨和追求,致使其进行了一些不成熟的早期创作试验。另一方面,叶圣陶早期创作转型对认识中国小说的现代转型具有一定启示意义。结语部分:总结论文写作过程与完成情况,对叶圣陶早期创作与转型问题进行归纳,并对未来研究做出展望。
其他文献
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体育专业人才匮乏,而专项学习投入与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教育收获、专业成就具有高度相关,影响着专业人才的能力和未来工作的能力。故本文采用交叉滞后研究设计,探讨体育专业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与专项学习投入之间的关系,旨为提升体育大学生专项学习能力及就业能力。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江苏省部分高校体育专业的308名学生,进行为期12周,2个阶段的
在成为职业革命家之前,张闻天便以“文学青年”的身份投入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启了追索光明的途程。然而,我们应当注意到,“文学”并非张闻天最初,也非最后的志业选择。本文借用张灏的“三段结构”理论,对五四时期“文学青年”张闻天“志业”转向及对社会改造有效途径的探索过程进行了讨论。张闻天同大多数“五四”新青年一样,经历了一段“向光明的地方摸索的时期”。从“实业救国”的理想,到政治革命的主张,到精神运动的
运动技能是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基础与表现形式,运动技能的培养有助于体育参与行为的养成,运动技能的学习也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内容。当前大学生健康意识淡薄、运动参与时间不足、兴趣不浓以及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等问题,与运动技能学习的投入不无关系。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对自我决定动机理论和学习投入理论在体育学领域相关的研究进行梳理,将外部支持划分为教师支持、父母支持、朋辈支持三个维度,构建自主性动机和运动技
证据作为民事诉讼程序的起点,当事人举证的范围、质证的对象不仅决定着法院认定证据的范围,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民事诉讼的进程,因此,保障双方当事人的调查取证权,不仅有利于保障民事诉讼程序的有效运行,还能够平衡双方主体的诉讼地位。律师调查令制度作为一种证据收集制度,其不仅能够有效地补足弱势一方的取证能力,还能最大限度地维护法院客观公正的诉讼地位,但由于目前对该制度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仅是各省市在运行中
大陆法系国家的民事诉讼活动以“辩论全趣旨”为基本原则,双方律师为获得充分证据,在诉讼活动中戴着规范之镣铐“挥剑而舞”。由于立法规范的缺失,律师调查令制度存在着申请主体争议较大、执行难度极高、保障性措施不足以及配套设施欠缺等诸多问题。本文试从我国现行法框架下找寻律师调查令制度得以存在的法律基础,通过甄别权属性质、健全配套措施等方法为该制度的实现提供可行之策。
二十世纪前后的中国处于激烈动荡的变革时期,社会形态的变化、现代都市的发展、西式文化的日渐传入、传统思想的不断更迭,社会面貌可谓日新月异。在女性解放浪潮的冲击下,近代女性开始踏足社会公共领域,大胆伸张自我的个体意志,社会面貌与生存状况也发生巨大变化。与此同时,作为社会生活镜像的近代画刊,其中的女性形象塑造视角也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展现出迥异于传统的新女性图式。本文立足于二十世纪初风云变幻的近代社会背景
历史虚无主义的碎片化症候是寄生在健康、正确历史观机体上的思想毒瘤,需要站在唯物史观的理论高度予以揭露和批驳。其碎片化症候在历史事实、历史规律、历史叙事和历史行动四个方面,曲解历史事实的确定性、消解历史规律的必然性、瓦解历史叙事的整体性和消解历史行动的自觉性,分别使人们产生认知困惑、信念动摇、言说轻薄、实践退缩。在新时代必须要坚持和运用好整体性历史思维,自觉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大历史观为根本遵循,坚
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是实现“两个巩固”目标任务的内在要求。当前,历史虚无主义以更加隐蔽的方式存在于学术研究、文艺创作和网络空间之中。作为一种错误政治思潮,历史虚无主义以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为核心诉求,其蔓延泛滥必然会肢解历史认知、瓦解民族精神、消解文化自信,进而威胁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然而,现阶段我国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短期内不会改变,
纵观师陀的创作历程,其最重要的阶段,始终与抗日战争相伴随。尤其是在战争最为激烈的全面抗战时期,师陀身处战争的漩涡——上海,也仍旧执着于乡土书写。显然,于师陀而言,乡土书写具有独特的意义。本文将师陀的乡土书写放在抗战的视域下进行考察,认为师陀之所以在极动荡的时代进行极安静的乡土书写,并非是作者对时代的回避,相反,其乡土书写恰恰体现了作者对于民族国家的想象与建构。并且,乡土书写不仅直接关涉抗战叙事,还
抗战时期延安报告文学的嬗变(1937—1945),是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现象,它记录、展现着抗战时期延安文艺发展的历史性转向,昭示着以报告文学为载体的文学想象的转变,衔接起现代文学与“十七年”文学的内在肌理。然而,学界相关研究成果大多疏于对“现场”的关注与考察,尚未充分发掘抗战时期延安报告文学的嬗变所蕴含的丰富、复杂的文化信息,使得部分观点流于表面与浮泛。因此,重返抗战时期延安报告文学嬗变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