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前期的研究及应用HIV/AIDS生存质量量表(HIV/AIDSQOL-46)中出现的问题(如使用率不高、常见症状涵盖不全、中医元素体现少等)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以进一步完善、优化量表,形成艾滋病中医生存质量量表。
方法:根据量表编制原理及结构设计,按照中医有关量表的研究流程,结合中华文化特色、语言特点、中医学基本理论及当前艾滋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对艾滋病中医生存质量量表的框架结构进行设计,之后通过文献分析形成条目池。并通过两次专家问卷将专家意见汇总,结合病人访谈结果,形成艾滋病中医生存质量量表(初表)进行预调查,回收后的现场调查资料经统计分析(困难度分析法、反应特征分析法、变异系数、相关分析、克伦巴赫α系数法等)后做再次修改,形成艾滋病中医生存质量量表(正式量表)并进行信、效度考核。
结果:1.以HIV/AIDSQOL-46为基础,结合文献研究,形成70个与艾滋病生存质量相关的名词条目池;
2.经过两轮专家咨询,形成42个条目的艾滋病中医生存质量量表(初表);
3.小范围预调查时结合困难度分析、反映特征分析和相关系数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得出41个条目,形成艾滋病中医生存质量量表(正式量表),其中身体状态维度24条,心理状态维度9条,社会状态维度4条,一般性感觉维度4条;
4.经考评,总量表的克伦巴赫α系数及分半信度分别为0.912、0.929;各个维度的克伦巴赫α系数及分半信度均大于0.7;因子分析提取出的公因子基本能对整个量表进行解释,提示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及效度。艾滋病中医生存质量量表形成。
结论:艾滋病中医生存质量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可以为中医进一步研究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测量工具及疗效评价指标。
方法:根据量表编制原理及结构设计,按照中医有关量表的研究流程,结合中华文化特色、语言特点、中医学基本理论及当前艾滋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对艾滋病中医生存质量量表的框架结构进行设计,之后通过文献分析形成条目池。并通过两次专家问卷将专家意见汇总,结合病人访谈结果,形成艾滋病中医生存质量量表(初表)进行预调查,回收后的现场调查资料经统计分析(困难度分析法、反应特征分析法、变异系数、相关分析、克伦巴赫α系数法等)后做再次修改,形成艾滋病中医生存质量量表(正式量表)并进行信、效度考核。
结果:1.以HIV/AIDSQOL-46为基础,结合文献研究,形成70个与艾滋病生存质量相关的名词条目池;
2.经过两轮专家咨询,形成42个条目的艾滋病中医生存质量量表(初表);
3.小范围预调查时结合困难度分析、反映特征分析和相关系数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得出41个条目,形成艾滋病中医生存质量量表(正式量表),其中身体状态维度24条,心理状态维度9条,社会状态维度4条,一般性感觉维度4条;
4.经考评,总量表的克伦巴赫α系数及分半信度分别为0.912、0.929;各个维度的克伦巴赫α系数及分半信度均大于0.7;因子分析提取出的公因子基本能对整个量表进行解释,提示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及效度。艾滋病中医生存质量量表形成。
结论:艾滋病中医生存质量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可以为中医进一步研究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测量工具及疗效评价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