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填料SBBR深度处理二级出水净化机制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linliu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污水处理厂基本都增设了深度处理,目标旨在进一步去除悬浮物和磷,但是对溶解性氮素,尤其是氨氮的去除效果不甚理想。而污水厂尾排水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对其进行深度处理和回用,是缓解当前局部地区水资源短缺、减轻受纳水体污染的一种有效途径。鉴于此,本研究利用SPR-1型悬浮生物载体和轻质陶粒构建了双层填料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Double-layer-packed Sequencing Biofilm Batch Reactor,DL-SBBR),以城市污水厂常规二级出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了低温、低碳氮比条件下除氧预处理,低温和常温条件下控制段溶解氧(DO)水平调整,反应器温度变化以及外碳源投加等对DL-SBBR反应器处理效能的影响,利用16S rRNA解析了不同运行工况下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并探究了其与理化环境特征的关系,主要结果如下:
  1)于控制段前投加还原剂进行除氧预处理,在低温条件下显著提高了DL-SBBR系统对总无机氮(TIN)和总氮(TN)的净化效率,促进了反硝化作用,但对硝化作用、有机物或磷的去除无显著影响。同时,通过考察控制段DO水平变化,发现低温条件下控制段DO为2.5~3.5mg/L是DL-SBBR深度处理缺碳型二级出水的适宜范围。
  2)探究了控制段DO调整对常温条件下DL-SBBR深度处理二级出水净化效果的影响,同步分析了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理化环境特征。结果发现,控制段DO调整对DL-SBBR脱氮性能有显著影响,氨氧化主要发生于控制段,且于控制段内存在同步硝化-反硝化(Simultaneous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SND)。当控制段DO维持在2.0mg/L时,DL-SBBR脱氮除磷性能最优,磷酸盐(PO43--P)主要通过反硝化聚磷的方式去除;同时段出水盐度(Sal)、比电导率(Specific Conductance,SC)、总溶解固体(Total Dissolved Solids,TDS)、氧化还原电位(ORP)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其余工况。此外,控制段DO调整对DL-SBBR系统中优势菌种的相对丰度有显著影响;理化环境与优势菌种的关联分析表明,DO调整改变了功能菌丰度进而影响了系统脱氮除磷效果。水质指标净化效率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PO43--P与TIN和TN的去除具有一致性,氨氮(TAN)的去除效率与部分优势异养菌的丰度呈显著正相关,由此推断于DL-SBBR内可能发生了异养硝化过程。
  3)探究了反应器温度调整对DL-SBBR净化效率的影响,发现同一反应器中,同时段(3h或6h)温度较高的工况NO3--N的积累率均显著低于温度较低的工况;R1组实验反应温度为20℃时,同时段TAN、TIN的去除效率最高。R1、R2组内同时段温度较高的工况2的PO43--P去除率均显著高于温度较低的工况。此外,同时段温度较高的工况出水的Sal、SC、TDS均显著高于温度较低的工况,出水电阻率(Res)则与之相反。DL-SBBR中物种丰富度与反应温度密切相关。同一反应器中,温度较高的工况2中unclassified_f_Rhodocyclaceae、norank_o_Rhodospirillale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等优势菌种丰度显著高于温度较低的工况1。DL-SBBR中优势菌种以兼性异养菌为主,自养硝化菌相对缺乏,推断氨氧化主要由异养硝化菌完成。聚类结果表明,TIN和TN的去除具有一致性,且与具有或兼有反硝化功能的蛭弧菌属(Bdellovibrio)、norank_o_Micavibrionales、unclassified_f_Rhodocyclaceae等相对丰度显著正相关。
  4)针对单级脱氮工艺反硝化碳源不足问题,本研究选择了在温度变化实验中的R1组反应器中,在20℃条件下,于控制段末端投加浓度为150mg/L的有机碳源,考察了碳源投加后,两种不同DO水平下DL-SBBR单个运行周期内净化效率与理化环境的全程变化规律。结果发现,根据周期运行全过程pH、DO等理化指标的变化趋势和拐点位置,推断TAN、CODcr等污染物的降解主要发生在控制段前期。碳源投加后,DL-SBBR出水TN达到一级A标准(GB18918-2002),序批反应周期由360min缩短至330min。
  
其他文献
石膏基自流平材料作为新型建筑材料具有质量轻、抗开裂、保温性能好等特性。大面积推广石膏基自流平材料在建筑工程的应用,不仅可以解决工业副产石膏大量堆存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还能促进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简化施工流程的同时降低施工成本,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目前,我国的石膏基自流平材料仍处于研究阶段,产品性能不稳定,缺乏完备的技术体系。为实现石膏基自流平材料的广泛应用,本文依托湖北省技术创新专项重
大跨越输电线路作为大型生命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输电塔线体系作为一种大跨度的“塔-索”连接结构,其自身刚度较小且沿塔高分布不均匀,以及复杂的塔线耦联振动效应,使得结构在动力荷载作用下反应显著。因此,研究输电塔线体系的动力荷载响应并提出有效的措施减小结构动力响应以确保结构正常使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中国沿海某地区输电线路为研究背景,对输电线路进行现场实测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跨度楼盖、人行天桥等建筑日益增多。在静力荷载作用下其具有较高的强度,但在地震、强风以及人致振动等外界强烈作用下,会造成巨幅振动,这不仅会使建筑的寿命减短,甚至会致使结构坍塌。传统动力吸振器是一种常用于结构振动控制的减振装置,其主要由弹簧、质量和阻尼元件组成。当其频率与受控结构的自振频率相吻合时,其可以起到较好的减振效果。然而,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受控结构会出现频率“漂移”现象,传统
近年来,土木工程结构的健康检测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如何准确识别结构的自振频率、阻尼比等模态参数,是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控制和状态评估等工作的核心问题。因此,模态参数识别技术及其理论基础已经成为土木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受到工程结构自身尺寸、约束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难以对结构进行有效的人为激励,也难以有效地测量激励信号。因此,传统的基于输入输出信号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在实际工程中很少应用。相比较而言,
学位
冷轧含油乳化液废水由于高毒性、高稳定性及高污染物浓度等特点,导致众多常规工艺无法对其进行有效处理。过硫酸盐(PS)氧化法作为一种新型高级氧化技术,已被广泛研究以处理各种难降解废水。冷轧工艺产生的乳化液废水温度达65℃以上,可有效活化PS,但由于PS在应对复杂有机废水时处理效果不佳,且PS消耗量大,处理成本高,故关于PS处理油类废水的研究甚少。因此,本研究提出以热活化PS破坏乳化液油水稳定性为目标的
经济高效的爆破开挖手段不断创新并广泛应用于各类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爆炸产生的冲击荷载和振动在开挖岩体的同时还会导致围岩产生破裂、损伤等破坏效应。由于岩体振动响应的复杂性,应综合考虑振速、频率和能量三者来校核和控制围岩爆破损伤,亟需研究岩体爆破振动频率和能量的衰减变化规律。本文综合运用理论分析、现场实测与数值计算方法,对单段爆破激发集中区岩体振动频率、幅值与振动能量的分布规律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得到
学位
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资源有效合理化利用,加快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已成为各大城市解决城市拥挤问题的必然选择。因此,地铁、地下人行通道、地下商场等地下建筑大量涌现,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地下建筑内部热环境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浅层地下建筑热环境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地下商场、地下超市、地铁等这类人口基数大、流动性强的地下建筑,而对地下办公建筑的研究很少。因此,对浅层地下办公建筑热环境进
学位
钙质砂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海各岛礁的特殊岩土介质,因其特殊的生物成因结构,钙质砂具有孔隙较多,形状不规则,易破碎等特点。钙质砂在应力作用下的破碎使其物理力学性质会有较大改变,因此研究钙质砂在应力下的颗粒破碎规律,探究颗粒破碎过程对钙质砂力学特性影响的内在作用机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国内外关于钙质砂的研究多聚焦于试验前后颗粒破碎的最终状态来分析,并且试验手段多为一维压缩试验或低围压下的三轴试验
学位
随着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长期使用,钢筋受腐蚀侵害对结构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导致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使用年限均无法达到预期,更严重的甚至会直接导致结构发生破坏。选用抗腐蚀性能较好的纤维增强聚合物(Fiber-Reinforced Polymer,FRP)筋代替钢筋是解决钢筋混凝土(Steel-RC)结构锈蚀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因此,近些年FRP筋在结构中的适用性受到了广泛关注。为不断深入了解FRP筋混
学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空间容量不足、城市交通拥挤等问题日益突出。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国内很多大城市开发地下空间投资建设地铁。截止至2017年底,中国大陆共56个城市开工建设地铁。随着地铁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加大,地铁施工安全事故也日益增多。施工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而不安全行为是施工人员安全能力匮乏的外在表现。因此,提高地铁施工人员安全能力能够减少施工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