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通过运用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与常规运动疗法以及传统的手法推拿对脑血管意外伴偏瘫老年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效果比较,探讨改良的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血管意外伴偏瘫老年患者恢复期的作用和意义。以期对此改良康复方法的机制提供可能的客观理论依据;并能给患者提供更为理想的康复方法。研究方法:选取临沂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中心符合入选标准的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5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mCIMT)、对照组(RT)、推拿组(MT)各17例,分别进行改良的强制性运动疗法(modified 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mCIMT)训练、常规运动疗法(regular exercise therapy,RT)训练和手法推拿(massage therapy,MT)治疗,同时接受相同的临床常规药物治疗,三组患者均每日治疗2次,每次40分钟,每周6天,共治疗8周。应用上田敏偏瘫肢体十二级运动功能评定(Shang Tianmin,s 12Grades Assessment for Limb Function of Hemiplegin,STMA),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定;Barthel指数评分量表评定日常生活能力(ADL);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定躯体平衡;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测定患者心理情感状况。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初始依据上述5种评定标准进行测定,以后分别在第3、6、8周时进行测试,共测试4次。测试数据均采用平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运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各组组内自身纵向比较采用重复性方差分析( Repeated ANOVA ),对4次测量的数据进行检验;组间横向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分别对每次测量的数据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对BBS、STMA肢体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评分、SDS、SAS五项指标的组内自身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推拿组在治疗前后对BBS、STMA肢体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评分的3项指标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SDS、SAS两项指标的比较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推拿组比较,STMA上肢运动功能、SDS、SAS指标在第八周、Barthel指数在第六周和第八周均具有显著性差异(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优于运动疗法和推拿疗法,P<0.05), STMA下肢运动功能、BBS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与推拿组比较除SDS、SAS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余指标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运动疗法、手法推拿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均具有明显疗效;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在改善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心理情感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面优于运动疗法、手法推拿。改良的强制性运动疗法,能够促进老年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的康复。表现如下方面:(1)促进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善;(2)促进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改善;(3)对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有积极改善作用;(4)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因研究病例样本数量较少,有必要进行大样本的临床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