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是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subcortical ischemic vascular disease, SIVD)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其认知损害最突出的表现是注意-执行功能损害与延迟记忆受损,往往被患者和家属认为是正常的老龄化表现,不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伴MCI的SIVD患者是此类病人认知损害的早期阶段,转入为血管性痴呆的几率较大,同时也存在可逆性,故早期诊断和治疗伴MCI的SIVD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目前对于SIVD认知损害的治疗主要药物有胆碱酯酶抑制剂(如多奈哌齐)、尼莫地平、奥拉西坦等,一些中药如银杏叶制剂和健脑益智颗粒等有一定的疗效,均有待进一步的大规模临床研究来证实。最近一些年,有学者发现磁刺激对脑血管病性认知障碍、抑郁症、运动障碍性疾病、神经痛、偏头痛等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这给广大的SIVD早期患者带来了希望。为此,本次临床试验通过重复经颅磁刺激的治疗来判断其能否治疗SIVD患者的认知损害。方法:选取有认知功能障碍的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患者,先通过神经心理学筛查,要求MoCA评分≤26分,筛查出伴有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共61例。将这6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使用rTMS治疗)和对照组(未使用rTMS治疗),两组患者均使用常规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凝集、活血化瘀、调脂等药物)。已排除有使用改善认知功能的药物以及未在认知功能方面进行康复训练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交替连线测验A和B (TMT-A、TMT-B)、语言流畅性试验(VFT)、听觉词语学习测验(AVLT)评分,以及P300波幅和潜伏期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TMT-A、 TMT-B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减少(P=0.040;P=0.041),VFT、AVLT明显增加(P=0.034;P=0.01),治疗组治疗后TMT-A、TMT-B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亦明显减少(P=0.019:P=0.009),VFT、AVLT明显增加(P=0.044;P=0.045)。治疗组在治疗后较治疗前P300潜伏期显著缩短(P=0.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有差异(P=0.025),对照组治疗前后P300潜伏期无统计学差异(P=0.51),两组治疗前后P300波幅均无统计学意义(P=-0.075;P=0.34)。结论:本次试验表明,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能够改善伴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患者的认知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