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K基因对肺癌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7078005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通过检测RECK基因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三者的相关性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RECK基因在肺癌中表达及可能对肺癌血管生成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收集有完整资料的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切除的80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和43例小细胞肺癌(SCLC)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RECK和VEGF、MVD的表达水平,以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详细记录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三者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相关性。  结果:  ⑴NSCLC及SCLC中RECK的表达均低于癌旁正常组织,VEGF和MVD的表达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  ⑵NSCLC中RECK表达在鳞癌和中、低分化的肿瘤中降低;VEGF在腺癌中表达增高;MVD值在年龄小于60岁患者中增高。SCLC中三个指标在临床病理特征分析中数据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⑶RECK与VEGF表达未见明显相关;VEGF与MVD呈正相关;RECK与MVD呈负相关,且负相关关系在VEGF表达增高时更加明显。  ⑷NSCLC中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RECK蛋白表达下调是预后不良因素。  结论:  ⑴RECK基因在肺癌组织中呈低表达,在NSCLC中与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有关,表达下调提示预后不良。  ⑵ RECK、VEGF、MVD在肺癌中的表达具有一定相关性,RECK基因可能可以抑制VEGF诱导的MVD的形成。  ⑶RECK基因可能为预测肺癌患者生物学行为和提示预后的指标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ephrinB/EphB信号系统在瑞芬太尼诱发的痛觉过敏中的作用及下游作用位点。  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切口痛对照组,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组,ephrinB/FphB阻断剂EphB1-Fc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