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铚是两宋之交的著名学者,藏书甚丰,见识广博,深得同时代文人如晁说之、李之仪、陆游等人的推崇。其著述颇丰,多散佚,存世的著作仍有五部之多。目前学界对其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四六话》上,尚未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本论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论文选题的目的、意义及现今学界对王铚的研究情况。第二部分为王铚生平及著述考,梳理王铚的生平履历,以期从整体上对王氏其人做出初步勾勒,对其生年、伪书等问题进行考辨,并对学界所沿袭的错误表述进行辨证。第三部分对王铚的文学创作思想进行考察,主要从诗歌创作思想和骈文创作思想两方面进行提炼和总结。王铚论诗主“真情”,注重生活经历对诗人创作的影响,在诗境的创造上主张将前人“遗意”扫除尽净;在骈文的创作上,王铚尤其重视典故的运用,提出了选裁精当、切合语境,生熟相对、深浅相应以及突出见解、“助发意思”等要求。第四部分是对王铚的诗歌及文章创作的研究,分析王铚的诗歌的思致、内蕴及艺术特色,并将他的骈文、散文、史料笔记都纳入研究范围,重点对王铚的《默记》和现存单篇文章进行了细致研究。其诗多体现了“清淡无为”的思想倾向,王铚的写景、咏怀诗成就较高,景语清丽,情语动人。其文总体上有言辞华美,学识渊博,逻辑严密等特点。第五部分为结语,对王铚进行整体评述兼论对其子王明清的影响。本论文认为,对王铚这样的著名学者进行系统研究,对我们进一步考察南宋初期文坛诗界的整体风貌有一定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