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话语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工具和语言学习者语言输入的重要来源。教师话语不仅对课堂组织与管理有着关键作用,对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课堂是学生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和接触目标语言的主要场所,所以教师话语在学生语言学习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本调查研究旨在对当前高中英语课堂中教师话语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话语的两个方面,即教师话语的数量和质量。教师话语数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话语与学生话语之间的比例分析;教师话语质量的研究则着重于对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互动现状调查。在分析调查高中英语教师话语现状的基础上,本研究致力于分析教师课堂话语与学生的课堂互动参与程度,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及学生对英语教师持有的态度之间的关系,探索如何提高高中英语教师对自身课堂话语的关注,进而重视日常教学中课堂话语的运用,改善课堂话语的运用方法和途径,提高学生的课堂互动参与程度,实现高中英语教学的目的。本研究以输入假设理论、互动假设理论及两大课堂互动分析系统即FIAC和Flint为主要理论依托。其中,输入假设指出只有当语言学习者接触到略高于其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可理解性输入并集中于意义理解时语言习得才能产生;互动假设认为互动和意义协商有利于提高语言的理解并促进语言的习得。另外,FIAC和Flint两大课堂互动分析系统是本研究中课堂互动分析模式形成的主要基础和依据。本研究采用了课堂观察、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参加本次调查研究的教师共三名,虽然她们在年龄、教龄和教学经验上有所差异,但她们的共同点是用英语组织教学,因此本研究能够获得真实的课堂话语语料。在数据收集方面,研究者观察收录了共30节45分钟的高中英语阅读课;三个班级共180名学生参加了问卷调查,回收调查问卷178份;课堂录像由研究者转录并分析。所有研究中收集的数据都通过Excel进行计算和处理,并做出相关数据表和数据统计图。在数据分析处理过程中,通过对三个不同班级数据之间的对比,分析研究其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进一步得到了本研究的成果和结论。通过数据分析和研究讨论,研究者发现,虽然三位教师在课堂话语的数量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上讲,教师话语在整个课堂话语中所占比例仍然很大,70%的课堂话语来自教师,在这样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中,学生很少有机会用英语表达自己、发表意见,甚至在回答问题时学生话语的数量也是极少的。课堂互动的观察结果表明,在所有的课堂观察类别中,教师的普通话语约占所有类别的60%,比例最大;学生话语所占比例超过25%;另外两个观察类别,即教师积极话语和学生的非语言行为的比例相对较少。同时数据分析结果还显示,教师的课堂话语对学生的产出有一定的影响。一方面,教师的积极话语的使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教师积极话语使用多而普通话语相对较少的班级中,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远高于其他两个班级;同时教师的积极话语还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话语使用多的班级中,学生对课堂更感兴趣,学生的课堂反应和课堂表达等方面好于积极话语使用较少的班级。另一方面,教师话语也与学生对教师的态度相关联,教师使用积极话语较多的班级里,学生对于教师的态度更倾向于积极,而在教师积极话语使用较少的班级,学生大多对教师持有消极的态度。所有的调查结果都表明在高中语言教学和学习中,教师话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和讨论,本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教师课堂话语的启示和建议。希望更多的一线教学工作者能对课堂教学中教师话语的数量和质量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在教学活动中注重调整和改善教师话语,有意识地运用积极话语,增强学生对教师的积极态度,进而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实现高中英语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