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记忆功能的研究中,有研究者从适应生存的方面着手探讨在面对特定的适应性问题(如记住敌人的脸、食物的属性、捕食者的类型等)时,记忆系统是否存在一种偏好来记住这些具有特殊属性的事物。一些研究者从适应性记忆(Adaptive Memory)系统出发,提出我们继承了来自人类先祖的“石器时代大脑(Stone-Age Brain)”(Nairne&Pandeirada,2008a;J.S.Nairne&J.N.Pandeirada,2010)。对于人类来说,生存是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适应性问题,尤其是对于远古时代的人类,他们并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撑其生存,在不断的尝试和试错之中,他们的记忆系统最终对那些利于生存的信息(食物的地点、捕食者的习性)产生了偏好,而这种偏好——由于生存对人类的重要性,也被现代人类的大脑所继承。为了验证这一假设,Nairne等人使用生存加工范式,发现在生存条件下的被试比处于非生存条件下的被试有更好的词语记忆成绩,呈现出一种生存加工记忆优势(Survival Processing Effect)。但是记忆优势只存在于这种特定的生存相关信息上吗?一些学者又将自己的研究指向了与生存有关的死亡上,运用想象或者场景呈现方式,对死亡进行提醒(Mortality Salience)。尽管一些学者的研究显示这种提醒生命有限性的方式能够让被试像生存加工一样回忆更多的词语(“Dying to Remember”effect,DTR effect)(Burns,Hart,Kramer,&Burns,2014),但是另一些学者并没有发现这种效应,还有的研究者发现了对死亡场景的加工提高了被试的错误记忆而不是正确记忆。不论是针对死亡还是生存,这些研究还是着重项目信息,对于死亡和生存加工对背景信息记忆的影响并没有过多提及。背景信息(Contextual Information)就是项目信息的各种情景细节特征,比如时间空间特征、视觉知觉特征以及认知操作等特征,背景信息又可以被称为源信息(Source Information)(Johnson,Hashtroudi,&Lindsay,1993)。在生存加工和死亡提醒的条件下,对背景信息的记忆具有是否具有和项目信息相似的特点?研究一(实验一)将探讨死亡提醒下项目信息记忆的特点,并与生存加工进行对比;研究二将分别从加工条件源信息(实验二)和位置源信息(实验三)探讨死亡提醒下源信息记忆的特点,并与生存加工进行对比。实验一以词语的自由回忆成绩为指标,对比了死亡提醒、生存加工和愉悦度评价下的项目信息自由回忆成绩。结果显示生存加工的正确自由回忆成绩好于死亡提醒和愉悦度评价自由回忆成绩,死亡提醒的自由回忆成绩则低于愉悦度评价的自由回忆成绩;生存加工和死亡提醒的错误回忆多于愉悦度评价的错误回忆。实验二采用源判断的测量方式,以词语的加工条件源信息为测量内容,对比死亡提醒、生存加工和愉悦度评价下被试对加工条件这一源信息的记忆成绩。结果显示,地震死亡条件下的正确率低于愉悦度条件下的正确率,草原生存条件下的正确率低于愉悦度条件下的正确率。实验三采用源判断的测量方式,以词语的位置源信息作为测量的内容,对比死亡提醒、生存加工和愉悦度评价下位置源信息的记忆成绩。结果显示在位置源信息的正确判断上,死亡提醒、生存加工和愉悦度评价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在研究一中,死亡提醒在正确回忆上没有出现和生存加工相同水平的成绩,但是在错误的回忆上,两者表现出了相同水平的成绩;在实验二中,死亡提醒和生存加工在再认成绩上并没有差异,但是死亡提醒比生存加工有着更高的源虚报比率;在实验三中,死亡提醒和生存加工在再认上没有显著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