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小细胞肺癌病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与K-RAS基因突变的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m_19780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最近研究的结果表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域的体细胞突变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人对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Gefitinib”的敏感性密切相关。这些突变主要为发生在EGFR基因编码酪氨酸激酶域的18-21号外显子;研究还显示女性、非吸烟者、腺癌或者支气管肺泡癌的病人EGFR的突变率高;有趣的是Paez等人研究发现,日本病人的突变率高于美国病人的突变率。此外,研究表明K-RAS基因突变同非小细胞肺癌病人缺乏对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反应有关;K-RAS基因突变同EGFR基因突变相互排斥。在本研究中,我们分析了中国非小细胞肺癌病人肺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和K-RAS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收集2004年7月到10月间中山大学附属肿瘤防治中心52例可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病人的新鲜组织标本,包括肿瘤组织标本和来自同一病人相应的正常肺组织标本。这些病人均未接受过“Gefitinib”治疗。首先从肿瘤组织和相应正常肺组织中抽提DNA,采用PCR技术扩增EGFR基因的18-21号外显子和K-RAS基因的1-2号外显子,然后从正反两个方向对扩增片段进行DNA测序和分析。结果:在所有52例病人中,10例病人EGFR基因存在体细胞突变(10/52,19.2%)。10例突变中包括7例发生于19号外显子上的缺失突变(7/10,70%),另外为3例为发生于21号外显子上的替代突变(3/10,30%);腺癌(6/23;26.09%)、腺鳞癌(2/5;40.0%)和支气管肺泡癌(2/4;50.0%)的突变率高于鳞癌(0/20;0.0%)的突变率(P=0.025);非吸烟者的突变率(7/17;41.78%)高于吸烟者的突变率(3/35;8.57%)(P=0.0154);而女性病人突变率(3/13,23.08%)与男性病人突变率(7/39,17.95%)无明显差异(P=1.000)。此外,在52例病人中,15例病人存在EGFR基因20号外显子单个核苷酸多态性(15/52,28.85%)。而且发现这种基因多态性与EGFR基因突变存在共存的现象。在52例病人中,我们发现了2例病人存在K-PAS基因12号密码子的替代突变(2/52;3.8%)。然而,未发现K-PAS基因突变同病人的性别、病理类型、吸烟状况、分化程度和病理分期之间存在相互关系。所有存在EGFR基因突变的病人均未发现同时存在K-PAS基因突变。结论:中国非小细胞肺癌病人EGFR基因突变率较高,与日本病人的突变情况相似;中国非小细胞肺癌病人EGFR基因突变率明显高于高加索人种EGFR的突变率。
其他文献
目的:评估中国老年人跌倒发生现状,分析其跌倒影响因素.方法:采用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筛选出符合条件的4736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性别
目的 观察耳尖放血联合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早期麦粒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早期麦粒肿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35例予耳尖放血联合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对照组35
目的:探讨成人肾上腺皮质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成人肾上腺皮质癌的临床表现、组织学表现、免疫表型及治疗方法等,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