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从理论、临床和动物实验三个方面研究了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中医病机、作用及机制。方法:(1)理论研究方面,分析传统中医文献及现代研究者对单纯性肥胖病中医病机的认识,并归纳单纯性肥胖病当前研究资料。(2)临床研究方面,选择35例单纯性肥胖病患者,按照我们建立的单纯性肥胖病的病机确定的穴位埋线治疗方案,进行了3个月的临床治疗,观察了患者体重指数、体脂百分率、体围、皮褶厚度、胰岛素敏感性及瘦素、胰岛素、血脂等的变化及相互关系,以期认识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作用特点及可能机制。(3)动物实验方面,以40只食源性肥胖大鼠为研究对象,比较了穴位埋线、药物西布曲明降低肥胖机体体脂的作用及机制的差异。结果:(1)理论研究方面,提出单纯性肥胖病的病机为脏腑功能失调(主要是脾胃功能失常)导致的以痰湿内停为主的阴阳失调。(2)临床研究方面:临床总有效率为82.85%,研究证实本方案:①具有减少单纯性肥胖病患者体重和体脂的作用,降低体脂大于降低体重的幅度;②具有降低肥胖机体过高的血脂水平、纠正紊乱的瘦素、胰岛素水平,提高机体的瘦素和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研究表明,穴位埋线可能是通过纠正单纯性肥胖病患者异常的胰腺、脂肪细胞内分泌功能:抑制瘦素、胰岛素的分泌的水平,从而实现调节亢奋的食欲以减少脂肪及能量物质摄入、纠正机体的糖脂代谢紊乱,从而改善了胰腺的内分泌和脂肪细胞的代谢作用,以达到减肥并降脂的作用。(3)动物实验方面,研究结果在验证临床研究的主要结论的基础上还提示:1)穴位埋线治疗肥胖大鼠体重、Lees指数均出现显著下降(P<0.001),疗效优于西布曲明(P<0.05)。2)穴位埋线可通过中枢和外周途径抑制机体的瘦素抵抗和胰岛素抵抗,其作用机制与下列作用有关:①穴位埋线提升中枢下丘脑弓状核瘦素、胰岛素受体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改善肥胖状态下胰岛素、瘦素的血脑转运障碍;②提高外周白色脂肪组织的胰岛素受体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同时提高外周白色脂肪组织的β3肾上腺素能受体和解偶联蛋白2的基因和蛋白表达,③提高胰腺的瘦素受体的基因和蛋白表达,从而改善肥胖机体紊乱的“脂肪一胰岛轴”,以降低机体脂肪含量、血脂水平、改善胰岛素敏感性;3)穴位埋线、西布曲明均是降脂减肥的有效方法,其作用以穴位埋线的作用为好一些。穴位埋线降脂减肥作用与药物作用的重要区别在于穴位埋线可以从中枢和外周两方面同时调节肥胖机体的脂代谢紊乱,使功能低下的调节因素提升、功能亢进的因素降低,并使其回归到接近正常水平,药物针对中枢的调控能力较强,但整体调节能力不及穴位埋线。结论:研究揭示了穴位埋线通过神经调节、神经内分泌调节、细胞分子调节在不同水平、不同组织、多靶点、多环节对肥胖机体激素、受体、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的良性调节作用,纠正了中枢和外周胰岛素抵抗和瘦素抵抗,逆转了以脂质代谢紊乱为主的神经、内分泌、代谢异常,抑制能量摄入,增加能量消耗,最终实现减肥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