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被建设是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防治土壤侵蚀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根系在植被调控土壤侵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乡土灌木沙柳(Salix psammophyla)为研究对象,在沙柳根系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定位观测、室内模拟降雨+风洞试验,系统研究了沙柳根系分布特征、根系对土壤水蚀、风蚀的调控效应,揭示了根系抗侵蚀性的内在机理,构建了土壤水蚀、风蚀及其交互作用与沙柳根系的关系方程,以期为水蚀风蚀交错区沙生植被与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沙柳根系在土壤剖面中呈倒金字塔形分布。根系随土壤埋深和距根基水平距离增大而减小,垂直方向上主要分布在040 cm深度土层范围内,水平方向上主要分布在080 cm半径范围内。<1 mm径级的根系在根系总量中所占比例可达51.00%,主要分布在020 cm深度和距根基水平距离40120 cm的土层范围内。(2)沙柳根系改善了坡面水动力学性质,增大了土壤临界切应力,显著增强了土壤抗水蚀能力。根系延长了坡面产流时间,增大了土壤入渗速率,减小了坡面流流速、雷诺数、单位水流功率,增大了水深、水流切应力和阻力系数;根系增大了土壤临界切应力,减小了土壤可蚀性,与裸土相比,根系作用坡面土壤临界切应力平均增大4.19倍,土壤可蚀性参数平均减小50.83%;室内模拟降雨试验下,根系减沙效益最高可达66.52%,最低为11.39%,平均为35.62%,野外整个水蚀观测期内,根系减沙效益最高可达69.41%,最低为4.38%,平均为19.75%,野外观测印证了室内模拟结果。(3)沙柳根系通过调控近地表输沙通量,显著增强了土壤抗风蚀能力。根系对输沙通量廓线以及输沙通量随地表高度的分布特征没有影响,但根系减小了地面不同高度的输沙通量,与裸土相比,根系作用坡面输沙通量在地表不同高度平均减小21.58%(11m s-1)和39.38%(14 m s-1);室内风洞试验下,根系抗风蚀效益平均可达26.87%,野外风蚀观测期内,根系减小了坡面土壤风蚀强度,基于7Be核素示踪技术计算的根系抗风蚀效益平均为4.66%。(4)沙柳根系弱化了风蚀对水蚀的影响,线性方程较好地反映了土壤侵蚀速率与根系特征参数的关系。随风蚀水蚀交互水平增大,根系对坡面入渗产流及坡面水动力参数的影响作用减弱;根系改变了坡面侵蚀率随降雨历时的变化趋势,与裸土坡面侵蚀率随降雨历时延长呈波动增大趋势不同,根系作用坡面侵蚀率随降雨历时延长先增大后减小最后趋于稳定;室内模拟风洞+降雨试验下,根系减沙效益最高可达61.56%,最低为6.53%,平均为37.21%,且随风蚀水蚀交互水平增大,根系减沙效益增大;线性方程可较好地表达土壤侵蚀速率与根系特征参数(根重密度、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