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益生菌生物转化桑椹花青素与应用研究

来源 :江西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zhaogaohe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桑椹花青素属于黄酮类化合物,经人体摄入后,超过95%到达结肠,由肠道中的微生物菌群发酵。研究表明,花青素具有明目、抗肿瘤、防辐射、舒缓血管紧张、抗炎、护肝和神经保护等多种功效,但其作用机制还未完全弄清。本课题主要研究了肠道微生物对桑椹花青素的生物转化,有助于了解食品中的花青素对人体益处的影响机制,以期为花青素食品和功能性食品的开发提供依据。本论文以浓缩桑椹汁或桑椹花青素为原料,研究了桑椹花青素的纯化,肠道微生物菌群和四种益生菌对花青素的生物转化,并应用于桑椹酸奶制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研究了X-5大孔树脂对浓缩桑椹汁的纯化及纯化后花青素的成份鉴定。结果表明,花青素主要成分是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简称C3G)和矢车菊素-3-O-芸香苷(简称C3R),总花青素回收率为93.79%,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96.25%,纯化前后,C3G含量微有下降。研究了肠道微生物菌群对桑椹花青素的生物转化。将肠道粪便菌群与桑椹花青素在肠道模拟液中共培养5h,结果表明,在第5h,肠道微生物菌群对C3G的降解加快了15.10%,而对C3R的促进降解作用时间较C3G短,肠道微生物更易促进C3G的降解。肠道粪便菌群能将桑椹花青素降解生成原儿茶酸与另一种未鉴定产物。在第5h,肠道菌群的加入使5min产物峰面积增加了30%,原儿茶酸含量增加了47%。研究了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动物双歧杆菌四种益生菌对桑椹花青素的生物转化。采用生长细胞转化法,通过比较四种益生菌对桑椹花青素的生物转化量可以看出,四种益生菌对总花青含量促进降解作用不显著,动物双歧杆菌对C3G的促进降解作用显著,四种益生菌均能将花青素降解产生原儿茶酸,其中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生物转化桑椹花青素生成的原儿茶酸含量最高。研究了桑果酸奶发酵和贮藏过程中花青素的含量变化。用10%浓缩桑果汁,85%牛奶制成发酵培养基,接种5%仅含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发酵剂的新鲜酸奶,42C发酵8h后制成桑果酸奶。结果发现,发酵结束后和贮藏过程中,桑果酸奶成品的理化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总花青素和单体花青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在桑果酸奶贮藏过程中,花青素在第15天到第18天下降最快。在桑果酸奶发酵和贮藏过程中,C3G的降解率大于C3R的降解率。
其他文献
<正> 冰岛是一个在大西洋北部的大火山岛,面积有103,000平方公里,人口有25万人。档案系统冰岛有一个档案系统中心。冰岛国家档案馆是于1982年创建的。中央政府和官方的机构都
在开发医学图像处理系统时,采用区域竞争模型分割产生的图像只反映图像的轮廓及位置信息,不包含内部的图像信息,所以只能直接进行面绘制。据此,提出了基于区域竞争模型分割结
本文在确认姚苏凤是《晨报·每日电影》主编的史实基础上,全面而简要地评价了他对1930年代影评活动所做的贡献,并对其中原因做出了细致分析。
本研究对大球盖菇的母种培养基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大球盖菇菌丝在稻草玉米粉综合培养基和PSA玉米粉加富培养基生长最佳。原种培养基上接液体菌种仅需要15~18天可以长满菌种
针对IEEE 802.11n无线网络中的速率、MIMO模式与信道宽度的联合自适应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静态Multi-Armed Bandit学习方法的联合自适应算法,并设计了一种新颖的报酬函数.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集群的建立与完善,越来越多的基础设施建设加紧动工。现代桥梁的作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沟通一条河两岸的发展,更多的是作为交通运输的关键节点,在国
《伤寒论》是张仲景在系统总结与继承汉代以前医学成就基础上,结合自己临床经验著成的我国第一部辨证论治专书,该书融理法方药为一体,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成为学习中医人
鉴于棉花全产业链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棉花产业链可根据最终产品分为长短不同的产业链,而本文研究最终产品为棉纱的棉花产业链。本文旨在研究棉花产业链整体利益最大化后,如何
期刊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应用于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健康宣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0月医院的80例消化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及品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