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与死亡率逐年攀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尤其是晚期患者,大多失去手术机会,放化疗疗效不显著,而大量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在临床中,我们也观察到不同中医证型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迥异,为了进一步明确其中关联是否存在,通过回顾性研究探寻中医证型与预后的相关性,并期望从凝血机制方面进行理论探讨。本研究共分为两部分,分别摘要如下:第一部分:目的:探讨晚期结直肠癌中医证型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病例采集自2013年1月~2019年1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门诊及病房的晚期结直肠癌死亡病例85例,采集信息建立数据库。通过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参照国际研究,以生存时间≤18个月者为治疗获益较小人群病例46例为观察组,生存时间>18个月的同期病例作为治疗获益较大人群39例为对照组。分别从中医证型、中药治疗时间等分析其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85例晚期死亡患者,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61~80岁,两组在年龄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发病部位、首诊原因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证型上,脾虚气滞证在观察组中占比较高(P<0.001),肝肾阴虚证在对照组中占比较高(P<0.05)。两组生存时间分别在中药治疗时间不足12个月和超过12个月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患者在服用中药治疗时间达到或超过1年者预后较未满1年者好。经Cox生存分析,中药治疗时间和脾虚气滞证分别是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重要因素(P<0.01)。结论:中医证型与预后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脾虚气滞证较其他证型多预后不佳;长期的中医药治疗可能具有延长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生存时间的作用。第二部分:目的:探寻晚期结直肠癌不同阶段中医证型与凝血指标的关系,试图从凝血功能方面阐述中医证型与预后的内在联系。方法:本研究病例采集自2013年1月~2019年1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门诊及病房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343例,根据剔除及脱落标准,剔除病例15例,最终纳入统计数据库328例,采集信息建立数据库。按照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RECIST标准),分为进展阶段和稳定阶段,进展阶段为实体瘤最长径总和较前増加≥20%,稳定阶段为实体瘤最长径总和较前未増加或増加不足20%。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肿瘤中医诊疗指南》制定大肠癌辨证分型标准,分为气血两虚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瘀毒内阻证、湿热蕴结证和脾虚气滞证6个证型,检测临床常用的代表凝血功能的6个实验室指标,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本研究纳入的328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男女比例约为1.624:1,年龄分布在23~91岁,高发年龄段为61~80岁,原发部位以直肠居多,转移部位以肝、肺转移最多,病理类型以腺癌居多,分化程度以中分化占比最高。疾病稳定阶段,气血两虚证患者FIB水平高于正常水平(P=0.005<0.01);脾肾阳虚证患者APTT水平低于正常水平(P=0.026<0.05);瘀毒内阻证患者FIB水平高于正常水平(P=0.043<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疾病进展阶段,气血两虚证患者的APTT高于正常水平(P=0.049<0.05);瘀毒内阻证患者的APTT低于正常水平(P=0.028<0.05);湿热蕴结证患者FIB水平高于正常水平(P=0.022<0.05),具有统计学意义。PLT水平降低与疾病进展呈正相关(OR=4.235,P=0.003<0.01);APTT延长与疾病进展呈正相关(OR=3.894,P=0.027<0.05);FIB水平升高与疾病进展呈负相关(OR=0.362,P=0.002<0.01);D-D水平升高与疾病进展呈正相关(OR=19.596,P=0.005<0.01);合并血栓栓塞类疾病与疾病进展呈正相关(OR=2.147,P=0.039<0.05),以上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LT与气血两虚证呈正相关(OR=1.004,P=0.011<0.05);FIB与气血两虚证呈负相关(OR=0.588,P=0.002<0.01);PLT与肝肾阴虚证呈正相关(OR=1.003,P=0.030<0.05);PLT与瘀毒内阻证呈负相关(OR=0.996,P=0.019<0.05);APTT与瘀毒内阻证呈负相关(OR=0.934,P=0.039<0.05);FIB与瘀毒内阻证呈正相关(OR=1.307,P=0.042<0.05);FIB与湿热蕴结证呈正相关(OR=1.251,P=0.038<0.05),以上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凝血功能变化显著,表现为血液高凝状态、出血倾向,与文献报道相符。2.晚期结直肠癌患者PLT减少、APTT延长、D-D升高以及合并血栓栓塞类疾病,分别是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3.晚期结直肠癌存在出血倾向,FIB水平升高可能是机体自我保护反馈的结果,推测是疾病维持相对稳定状态的保护因素。4.晚期结直肠癌稳定期以湿热蕴结证居多,湿热蕴结证与FIB升高呈正相关,推测为是该证型患者病情相对稳定的内在因素。5.晚期结直肠癌进展期以脾虚气滞证居多,但本研究尚未得出脾虚气滞证与某项凝血指标相关联,可能因样本量较少,或因纳入的评价凝血功能的化验指标不全面所致,期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能有所发现。6.其他各中医证型,PLT升高时,为气血两虚证或肝肾阴虚证概率较高;FIB升高时,为瘀毒内阻证或湿热蕴结证的概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