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机械瓣膜置换术是临床上治疗心脏瓣膜病的最主要的手段,但是机械瓣膜作为异物植入体内,其主要的副作用就是引起免疫系统和凝血系统的激活,导致瓣膜血栓形成损害瓣膜或体循环血栓栓塞,损害各器官功能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必须终生抗凝,但是抗凝治疗影响了体内凝血抗凝系统的平衡,抗凝强度不足导致血栓栓塞,过量又会引发出血,严重时危及生命。为解决这个问题,国际上近年来进行了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并确立了一系列以INR(国际标准化比值)为监测报告标准的抗凝方案。 近年来,由于瓣膜制造技术的进步,饮食结构的变化,抗凝治疗逐渐出现了低强度抗凝的趋势,国外制定了新的INR2.0-3.0的标准,而国内对此方面的研究多停留于实验室阶段,我们在应用其提出的抗凝标准时,出血发生率较高。考虑到西北地区地域和饮食等存在的特殊性,需要尽快确立一个适用于本地区的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的新标准。 本实验针对于临床上本地区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如下的研究:1.西北地区机械瓣膜置换术后低强度抗凝标准的确立。应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对控制于三个不同抗凝强度的病人组进行D-二聚体、AT-Ⅲ活度的检测,同时记录出血血栓事件发生情况,以出血血栓事件发生率为主要标准,以实验室检查指标为辅助标准,联合确定适宜本地区低强度抗凝治疗 第四军医大学硕土学位论文 的INR标准。2将一组病人纳人到所确定的标准中,随访观察其所 使用药量的变化,及患者INR的波动情况,观察了解哪些因素对 华法林的抗凝治疗方案具有明显影响,哪些情况下INR波动明显, 需要加强对抗凝指标的监测。3.通过前述两个实验对于出血并发症 的统计结果,分析哪些因素对抗凝过程中出血并发症的发生影响 明显。结果表明:l本地区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中,术前无血栓 形成高危因素者及老年患者可以采取peR值为1.3l.7的低强度抗 凝,对于术前存在血栓形成危险因素者,如存在左房增大、房颤、 心内血栓史、双瓣置换的患者可采取1.7-2刀的抗凝强度,这样既 减小了出血事件的发生率,也未见血栓栓塞发生率的升高。2.实验 二显示影响华法林量效关系的主要因素是:瓣膜位置和个数与病 人肝功能,对于老年人,肝功能不全,及治疗初期应加强抗凝指 标的监测,以保持抗凝治疗的稳定性。3.实验三的结果表明,抗凝 强度;病人情况,如肝功异常、老年病人:用药疗程均对出血发 生率有较明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