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程式语是具有相对高频率并整体存储在心理词库中的短语或连贯语义单元。鉴于程式语对语言输出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从不同视角对此进行研究,心理语言学就是其中的一个研究视角。在该视角下,研究者们主要关注程式语的表征和加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整体假说”,即程式语作为整体被储存和提取。他们通过各种实证研究在英语本族语身上基本证实了“整体假说”。之后,研究者们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英语学习者的程式语加工上,且重点研究英语学习者是否像英语本族语学习者那样具有程式语加工优势或整体表征,但此类研究数量相对较少,且研究结果不一致。本研究旨在探讨三个变量,即程式语频率和语义透明度以及英语学习者语言水平对程式语加工的影响。受Jiang&Nekrasova(2007)研究的启发,本研究以在线语法判断任务为研究工具,选择了 88个三词或四词程式语作为实验材料,以及64名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为实验对象。实验对象均来自江苏省某211高校,其英语学习时间约为10年左右。作者根据四六级考试成绩将他们分成高水平和低水平两组。实验借助E-prime软件呈现在线语法判断任务。在该任务中,受试者需要判断在频率和语义透明度上存在差异的程式语是否符合语法,他们的判断和反应时间由E-prime软件记录,用以衡量程式语的加工速度和准确度,由此检验三个变量是否会对程式语加工造成影响。本研究旨在回答:(1)程式语频率是否对程式语加工产生影响?如有影响,有多大程度的影响?(2)程式语语义透明度是否对程式语加工产生影响?如有影响,有多大程度的影响?(3)英语学习者的语言水平是否对程式语加工产生影响?如有影响,有多大程度的影响?本研究发现:首先,程式语加工具有显著的频率效应。两组学习者在识别高频程式语时的反应时间和错误率均低于识别低频程式语,这说明高频程式语具有加工优势并有可能实现整体加工。其次,程式语语义透明度对程式语加工产生影响。相比于高语义透明度的程式语,受试者能够在语法判断任务中更快速、更准确地识别低语义透明度的程式语,表明低透明度程式语具有加工优势。第三,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影响程式语加工。总体上,与低水平学习者相比,高水平学习者对不同类型的程式语的识别速度更快、错误率更低。但相比高频程式语,语言水平对加工低频程式语的影响更大,尤其体现在加工速度上。本研究的结果为程式语的习得与教学提供了一些启示。一方面,教材中应该收录大量的高频程式语以培养学习者的程式语意识和识别程式语的敏感性;另一方面,老师应该针对不同语义透明度的程式语采取相对应的教学策略:将低语义透明度的程式语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教授,而对于高语义透明度的程式语需进行重复教学并配以相关练习,由此促进学习者快速抽象出它的语言图式并不断巩固其大脑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