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庆是我国有着特殊山地地形的直辖市,也有着“老工业基地”的称号,一直以来,重庆是我国污染较重的城市。随着城市的进步与发展及工业企业的兴起,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环境污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挥发性有机物是造成臭氧污染和PM2.5的前驱物,其本身也会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建立VOCs的排放清单有助于为政府制定减排政策提供依据,同时,VOCs排放清单是空气质量模型的重要输入参数,建立符合重庆的排放清单有利于空气质量的评价及为管理部门控制污染排放提供基础资料。本研究依据污染源分类系统对污染源进行了四级分类,通过污染源普查、统计年鉴、现场调研、相关文献、统计计算等方式获得基础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合和筛选得到各污染源的活动水平和排放因子,采用现阶段使用最多的排放因子法建立了2015年重庆市主城区及影响区的人为源VOCs排放清单。依据上述方法得到重庆市主城区及影响区2015年人为源VOCs排放清单,并分析了VOCs排放特征,用排放比的方法对清单进行了验证,基于ArcGIS对清单进行了网格化,最终得到重庆市网格化精细化的排放清单。结果表明:2015年重庆市主城区及影响区人为源VOCs总排量为22.3万吨,其中生物质燃烧源、化石燃料燃烧源、工艺过程源、溶剂使用源和移动源分别为0.2万吨、0.6万吨、6.8万吨、8.4万吨、6.3万吨,贡献率分别为1.0%、2.5%、30.6%、37.8%、28.1%。排放量最大的三个区为渝北区、九龙坡区和壁山区,三区的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42.9%,排放最少的为大渡口区,排放量在1万吨以下。装备制造业涂装是VOCs排放贡献最大的一个行业,排放量为4.9万吨,占工业源总排放的46.7%。其次是橡胶塑料和冶金建材,排放量分别为2.2、1.0万吨,分别占行业排放的21.2%、9.7%。贡献最低的是家具制造,仅占行业总排放量的1.0%。除渝中区以移动源为主要贡献源外,其他各区的主要贡献源为工艺过程源和溶剂使用源。用蒙特卡洛模拟得到重庆市主城区及影响区VOCs排放量95%置信区间的不确定度为(-37.3%,+70.5%)。采用排放比的方法对VOCs清单进行验证得到整个重庆市人为源的VOCs排放量为29.4~67.2万吨。借助ArcGIS把各类污染源排放分配到分辨率为1km×1km的网格中,得到网格化清单。从空间分布来看,生物质燃烧源主要分布在渝中区、大渡口区、南岸区与巴南区交界及两个影响区。化石燃料燃烧源、工艺过程源、溶剂使用源的重点贡献源则分散在各个区,面源集中于渝中区及周边。移动源的VOCs重点排放区域为渝中区及各主干道、内环外环城市快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