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居民不断增长的健身需求与城市公共体育设施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一方面,城市公共体育设施总量不足,居民进行健身活动的适宜场所难以得到保障;另一方面,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的规划布局建设缺乏合理配量,重复建设及闲置荒废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如何合理布局规划城市公共体育设施,践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更公平高效地为居民健身需求所使用。由此,论文以济南市中心城区公共体育设施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居民访问,文献梳理及数据分析等方法,以理论分析入手,结合该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布局规划现状调研,对公共体育设施的规划分级、规划标准及布局规划方法进行研究探讨,主要结论如下:1.济南市中心城区居民的健身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而且受到经济及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呈上升趋势。目前中心城区的公共体育设施不能满足居民不断增长的健身需求。2.论文确定济南市中心城区公共体育设施应形成市级—区级—社区级—居住区级的规划分级体系,并利用居民出行时间、可达性确定各级体育设施具体的服务半径。3.应转变公共体育设施布局只遵循规范标准的传统思路,结合以问题导向、以目标导向的规划思路,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制定针对性的规划对策,为规划提供可靠的依据和确保布局的合理性和可行性。4.公共体育设施布局规划应遵循相应的模式及原则,各级公共体育设施布局应充分考虑城市公共交通、城市管理体制、城市公共功能和公共体育设施合理服务半径等因素。5.城市规划建设因受到自然地理环境、城市空间结构及发展趋势不同,对各级公共体育设施的具体布局模式要求有所不同,但总的原则是兼顾公平和效率。公平和效率是一把“双刃剑”,应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考量。